直擊「假耕作、真種電」 雲林沿海農地飆漲1.3倍

2019-03-11

出版時間:2019/03/11《蘋果》

前進雲林直擊,多間包得密不透風、屋頂鋪滿太陽能板的溫室,裡頭盡是一片荒土,完全是「假耕作、真種電」。實價登錄更顯示,2012至2018年,雲林沿海種電大鎮台西、口湖,農地價格最多漲1.3倍;顯見政府的綠能政策,儼然成不肖業者投機工具,並因此推升農地價格。

■ 綠能重鎮 農地「驚驚漲」

直擊「假耕作、真種電」 雲林沿海農地飆漲1.3倍2.jpg

《蘋果》攜手「用數據看台灣」團隊,爬梳12萬筆農地交易發現,幾個力推綠電的南部大縣,農地價格有著不小漲勢,例如屏東縣6年農地價格,上漲幅度達45.4%,其中被縣府選定為太陽能「示範區」的高樹鄉,漲幅更達53.3%。

預計鋪設全國最多、約1700公頃太陽能板的雲林縣,儘管6年來全縣的平均農地價格「僅」漲18.3%,但深入該縣20個行政區,地處沿海的偏鄉台西鄉與口湖鄉,竟然有近100%的漲幅,像台西農地6年就漲了128.5%,口湖地區則走揚了98%。

政府《太陽能光電單一服務窗口》,在雲林縣裡,台西共有566.8公頃、口湖有271.1公頃,由於被農委會認定為不利耕作地,所以開放能直接在農地上架設太陽能板;事實上,這兩個沿海鄉鎮,也是全雲林被允許鋪設太陽能板面積最大的2個地方。

■ 雲林直擊:沿海太陽能田、內陸假溫室遍布

直擊「假耕作、真種電」 雲林沿海農地飆漲1.3倍3.jpg

為調查實際情況,《蘋果》驅車前往雲林。記者現場觀察,台西鄉雖然能架設太陽能板的面積最大,但實際種電的據點較零散,幾個比較大的太陽能「田」,都是在人口較密集的聚落旁,如三姓寮、頂溪社區,而最靠海的海埔新生地,鋪設的太陽能板其實沒有聚落旁多。

與台西同樣位於沿海的口湖鄉,可說是整個雲林種電最具規模的鄉鎮,許多玉米田隔壁的農地,動輒被插滿一個足球場大的太陽板,單單一個下口湖村,估計就有超過10公頃的太陽能田群聚;在青蚶村,推估有面積逾2公頃的太陽能板工程還在施工。

口湖老農王進吉告訴《蘋果》,2年前陸續有太陽能公司進駐口湖,「我告訴你,那些做太陽能的人會煽動百姓,鄉下人就比較容易被煽動,會覺得說『那我就做好了。』」而《蘋果》也在口湖「福安宮」旁,直擊到外牆掛有「優惠方案實施中」的太陽能公司。

誇張狀況不只如此,《蘋果》從口湖出發,轉進南北向的台19線,沿途行經褒忠鄉、崙背鄉、二崙鄉,更觀察到這些內陸鄉鎮,佇立許多屋頂上鋪滿太陽能板的溫室,有些對外標榜結合菌類種植;但記者掀開包裹在溫室外黑布一看,發現裡頭盡是荒煙漫「土」,連雜草都長不太出來,更遑論種作物。

溫室種菇?菇農:南部不適合  農委會:綠能溫室都有列管

直擊「假耕作、真種電」 雲林沿海農地飆漲1.3倍1.jpg

一名中部菇農告訴《蘋果》,台灣的香菇產地大多在中部山區,主要是因為香菇不適合溫度超過25度的環境,所以台中以南的縣市都不適合種植;他透露,早期有業者為了申請種電,還會特別跟菇農買用過的太空包(培育菌包),然後擺在溫室內佯裝種植。

《農業設施容許使用》規定,太陽能等綠能設施要設在農地上,除非被公告為地層嚴重下陷的不利耕作地,如雲林沿海四鄉(台西、四湖、口湖、麥寮)農地,否則就得「結合農業經營」。以褒忠、崙背、二崙現場情況研判,那些「假耕作、真種電」的溫室,當初應是以結合農業經營的名義提出申請。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表示,只要有申請農業設施附屬綠能的,目前所有的地方政府通通都有列管,每年都會去稽查。一旦稽查發現「假耕作、真種電」事實,會先給業者一段輔導改善期,如果還是持續沒有耕作,就會廢止農業設施的容許,同時也將通知經濟部能源局,廢止光電許可。

在地青農:幌子!是為了種電而種電

直擊「假耕作、真種電」 雲林沿海農地飆漲1.3倍4.jpg

今年29歲的口湖青農王玎維,3年前為了生病的父親,辭去在高雄光鮮亮麗的百貨業工作,回到家鄉與2個哥哥翻新家中的舊鴨舍,養起法國蛋雞「伊莎雞」,經過1000多個日子努力,王家兄弟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蛋農。只是,他雖然事業逐漸站穩腳步,但看到家鄉田地充斥太陽能板,王玎維憤恨難耐。

「那是個幌子,是為了種電而種電!」王玎維說,之前當地有一位他熟識的農夫,計畫在太陽能板下的農地種咖啡,最後發現根本種不起來,「因為太陽能板把大部分的陽光都遮住了,在無法行光合作用的情況下,你如何讓植物生長下來?」

他透露,這兩年有多家太陽能業者,都想在他家的雞舍上鋪太陽能板,但全被他拒絕,「因為種下去第一個要件,就是蓋好了20年都不能更動,不是2年喔,是20年!第二個,20年到了這些太陽能板是否能回收?第三個,如果能回收,那回收後又到了哪裡?」王玎維說。

王玎維不諱言,確實有不少農夫,著眼每個月每分地萬餘元的補助,非常贊成種電,導致當地農民分裂為支持、反對2派;太陽能業者為擴大種電面積,還會聯合地方樁腳說服老農,一旦老農願意讓農地種電,業者就會分潤給樁腳,「這是另一個黑暗面,其實他們(樁腳)每個人都有分潤到一點。」

在老農飽了荷包,開始「呷好道相報」,被犧牲的就是青年農民。王玎維指出,當太陽能業者以高於出租價的報酬租地種電,譬如一塊地出租的價值僅50萬,「太陽能廠商就會說,『我80萬跟你承租!』他(老農)就不會承租給要種田的人,這都是在錢的份上傷害自己的土地!」

王玎維回憶,小時候的口湖不僅處處是農田,還種滿了許多的油菜花,不少外地人會慕名而來拍照;但20年過去了,家鄉已經看不到油菜花,「以前只有花海,現在都變成太陽能海了。」他感嘆。

■ 青年雞農評種電:上有對策、下有對策

在頂口湖創辦「青生活農場」的青農吳東臻、謝易陶,以無毒飼養肉雞「黑羽雞」;這對頂著陽明大學碩士、僅79年次的創業夥伴,挺過2016年梅姬颱風差點毀掉事業的困境,目前已經能以一年8個批次,將雞隻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

與王玎維相同,吳東臻、謝易陶也遇過太陽能業者登門拜訪,對方甚至說,只要願意在溫室的屋頂鋪太陽能板,就「免費」蓋一座溫室給他們,他們說:「這樣幫我們蓋大概50、60萬跑不掉,那時候很心動呀,莫名其妙就50、60萬砸給你,然後每個月再給你2、3萬。」

後來考量日照因素,儘管最後拒絕了這個「誘人」的邀請,卻也讓吳東臻、謝易陶對太陽能業者的「好野」留下深刻印象,想說:「太陽能是有多賺啊?竟能免費蓋雞棚!」不過許多老農的選擇與他們不同,「很多地主不如選擇種電,什麼事都不用幹,還能每月領一筆錢。」謝易陶說。

本身就是口湖人的吳東臻觀察,「如果海水倒灌、鹽化地,(種電)真的是OK,」但實際的狀況卻是,有許多農地明明還可以耕種,卻硬是申請種電,政府原本立意良善的綠電政策,變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後就被人玩偏了。」

目前當地租給人務農的農地,一分地租金僅7千元,而太陽能業者卻能出到1分地1萬多元的回饋金,謝易陶分析,一分地農地拿來農用,產出的農作物收益絕對高於種電,但許多地主僅想坐領租金,不願再耕作,謝易陶憂心:「如果大部分農地都拿去種電,會壓抑本地的農業發展!」
吳東臻認為,只要是有在耕種的人,應該都不太能接受在農地上種電,因為地還是要拿來種,「又不是壞到沒辦法種,像是沙漠那樣長不出任何東西,還可以種就要繼續種。」

(新調查中心侯良儒、陳鼎仁/調查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1/1529625/

漁電共生,光電農棚,綠能專區,地層下陷區,鹽田,農地種電,一般農業區,特定農業區,農業用電,漁業養殖,假農作,真種電,農業大棚,溫室,菇舍,香菇寮,漁電共生,農棚下種電,室內水產養殖,農棚種電,太陽能業者,七股區,自救會,養殖漁業,綠能發電,漁塭,漁塭,寒流,地層下陷,埤塘,非核家園,光電設施,假耕作,真種電,農地種電,光電黑木耳,光電雞舍,綠電政策,屋頂租金,農地種電,海水倒灌,鹽化地,地層下陷區,光電咖啡,光電菇舍,綠能溫室,綠能菇舍,雞棚,鹽化農地,七股鹽田,布袋太陽能,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