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嗆馬英九 經濟部:燃煤提高至4成無視民意

2019-03-11

2019-03-10 18:51 聯合報 記者張語羚即時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批評蔡政府的能源政策,目前反核氛圍已經全面翻轉,但蔡政府卻把頭埋在沙裡、不願面對現實。對此,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反嗆,馬政府時期推出「1234能源配比」,預計將燃煤比例拉高到40%,比目前規劃的2025年燃煤占比27%高出許多,務實來看,除非馬英九統希望立即新增燃煤機組、該除役的燃煤機組不除役,甚至解除地方政府對燃煤電廠的環保管制,才有可能做到40%燃煤,「若是如此,豈不是無視民意的減煤期待?」

馬英九於任內提出綠電10%、核電20%、氣電30%、煤電40%的「1234能源配比」,遭到曾文生反嗆,無視民意的減煤期待,且今天出席馬英九、長風基金會所主辦的「2019民間能源會議」,包含前總統、兩位前行政院長、前經濟部長等許多主管能源政策的高官,經濟部尊重相關指教,但也要提醒,近3年來最低的備轉容量率,出現在105531日的1.64%,正是因為過去的政府缺乏相關能源政策配套規畫,留給新政府的挑戰,「製造問題的人,實在不該指責解決問題的人。」

反嗆馬英九 經濟部:燃煤提高至4成無視民意.jpg

曾文生也強調,馬英九以815事故為例,事實上當時是因中油公司的天然氣供氣突然中斷,導致供電量突然減少,因此自動啟動保護措施,避免電力系統崩潰,顯然不是電力供給不足的問題,「曾執政八年的馬前總統應該比誰都清楚,不宜以此誤導社會。」

經濟部表示,面對公投的民意結果,政府已歸零思考,確實回應及落實公投結果,不過仍針對馬英九及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在開幕致詞的內容回應,第一,政府已規劃2025年發電配比為燃氣50%、燃煤27%、再生能源20%及其他3%,馬英九於任內提出的「一綠(10%)、二核(20%)、三氣(30%)、四煤(40%)」發電配比之建議,與社會期待減煤的民意背道而馳,單以40%煤電配比而言,不僅高於政府所規畫之三成左右燃煤發電占比,若要達到其所增加之燃煤發電量,更必須立即新增燃煤機組,且規劃屆齡除役之燃煤機組亦無法如期除役,甚至須解除地方政府對燃煤電廠的環保管制,但這樣的方式均無法符合民意減煤之期待。

其次,錯把局部設備問題歸咎於整體供電不足,815事故,事實上是因中油公司的天然氣供氣突然中斷,導致供電量突然減少,因此自動啟動保護措施,避免電力系統崩潰,並非整體供電能力不足,針對地區性線路出問題造成跳電,其事實並非供電短缺,設備搶修恢復後即可恢復供電。另外,38日桃園機場停電,經確認是桃機自設的電力設備故障,台電公司供電線路與設備正常,完全不是供電問題,但也有部分人士將這些事故指稱為供電不足,實是誤導大眾。

第三,經濟部指出,減核的確是世界趨勢,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2030年前核電裝置容量為所有能源別中新建發電裝置容量最低者,且核電占比逐步下降。同時,目前已有德國及西班牙都分別宣示在2022年及2030年達成非核,而且法國、南韓也都宣示將減少核電占比,顯見核能已不是世界潮流。

經濟部強調,應務實面對目前台灣核廢料無處可去,我國也比照國際,對用過核燃料採暫時貯存方式處理,並等待最終處置場之建置。但是當前乾貯設施無法獲得地方政府支持,以致無法興建或啟用,造成用過燃料池滿,反應爐內用過燃料棒無法退出更換,造成延役的路被堵死。

至於部分人士指出,法、日等少數國家將部分用過核燃料採再處理一事,經濟部表示,我國並無此技術,勢必要運至國外再處理,而縱使運至國外,再處理後產生之高放射性廢棄物,一樣要運回國內作最終處置,無論如何,我國皆無法迴避最終處置問題。核廢料不會分政黨、不會看顏色相同的挑戰在馬前總統任內也一樣,否則不會在其執政八年內,核廢料處置場址也同樣遇到地方政府反對無法取得社會共識,核廢料問題,希望社會共同面對。

經濟部強調,針對公投第7案年減火力發電占比1%,在符合公投法30條規範期限內,政府部門也全面務實檢討電力供需規劃,並確實落實執行;針對公投第8案目前也沒有新擴建燃煤機組的規劃,而針對公投第16案本部已完成刪除電業法第95條之1有關核電設施114年停止運轉的法制作業。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38/3689061?fbclid=IwAR2XW_H49La0Co7v0W345IPZxxbJmc0sQPQqOJTZ4USykY6jeB0brGYFOaE

核能,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抽蓄水力,燃油,太陽能,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水力發電廠,太陽能電廠,太陽能投資,核能發電,燃煤發電,天然氣電廠,核四,深澳電廠,台灣電力需求,缺電,電價上漲,離岸風力發電,風機,風力發電機,水力發電機,核能機組,核廢料,燃木發電,太陽光發電,風力發電機,核4封存,核廢料,核災,輻射,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