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口湖一年產6千噸台灣鯛 養殖業者盼推漁電共生

2019-03-13

2019-03-12 16:31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即時報導

暖冬影響,雲林口湖地區吳郭魚養殖越來越不易,近期因氣候因素出現魚死亡或產量不穩現象,養殖業者王益豐耗時兩年到各國取經,發現在養殖魚池上搭建光電太陽能板,透過漁電共生,可提高產量與魚隻存活率,期望政府單位能共同推廣新養殖技術。

立委蘇治芬今天邀集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漁業署長黃鴻燕、國發會國土處參事張朝能與水試所所長陳君如等人,觀摩此試驗技術,希望政府單位能協助輔導漁民,設置吳郭魚外銷專區,提升水產經營技術。

王益豐說,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一年約有6千噸台灣鯛(吳郭魚)產量,主要外銷美國麥當勞、好市多等通路,近幾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台灣鯛養殖產量不穩定,還出現大量暴斃,導致無法完成外銷訂單而遭到外國買家求償。

他走訪比利時、波蘭與大陸等國家,發現將室外養殖池水改到室內,並加裝太陽能光電板,不只飼養需水量降低,以往傳統一噸水只能養5公斤台灣鯛,新技術能養到50公斤,也因光電板能降低養殖溫度,有效提高台灣鯛存活率8成以上。

雲林口湖一年產6千噸台灣鯛 養殖業者盼推漁電共生1.jpg

蘇治芬表示,台灣鯛養活雲林沿海居民,近幾年氣候異常,漁產供應量下滑,今年是地方創生元年,建議中央應力推台灣鯛產業,將口湖打造為外銷生產專區,透過智慧科技、循環經濟帶動地方發展,她也請農委會與國發會10日內整合政策,規劃國土利用,型塑外銷供應基地。

對此,黃鴻燕回應,過去台灣是台灣鯛國際生產最大國,但如今排行在20幾名,外銷量銳減,相信精進新的養殖技術,可讓台灣漁業提升競爭力,他全力支持台灣鯛外銷示範區。

雲林口湖一年產6千噸台灣鯛 養殖業者盼推漁電共生2.jpg

陳添壽、陳君如、張朝能等人也提到,不論是在養殖技術、或漁電共生,漁業署、國發會與水試所都願意提供技術支援,將產業發揮到最大效益,首要發展雲林口湖、四湖、台西養殖漁業。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692824?fbclid=IwAR0KaidrzvinM-UTAA_xpTO5LNqiskxFCypMdINcvLs46mkigMwo9Et0wSo

漁電共生,光電農棚,綠能專區,地層下陷區,鹽田,農地種電,一般農業區,特定農業區,農業用電,漁業養殖,假農作,真種電,農業大棚,溫室,菇舍,香菇寮,漁電共生,農棚下種電,室內水產養殖,農棚種電,太陽能業者,七股區,自救會,養殖漁業,綠能發電,漁塭,漁塭,寒流,地層下陷,埤塘,非核家園,光電設施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