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祥生:智慧區域電網來解尖峰負載危機

2019-03-18

出版時間:2019/03/18拱祥生/土木技師

論者認為,「以核養綠」或「非核減煤」都有其困難,關鍵都是要確保尖峰用電足夠與大規模停電不再發生,積極發展智慧區域電網供電體系

台灣近年陷入發電政策是非題中,「以核養綠」或是「非核減煤」選項都有其困難與局限性,關鍵都是要確保台灣尖峰用電足夠與大規模停電不再發生,積極發展智慧區域電網供電體系,不僅更能掌握尖峰用電特性,有韌性的電網更能承受極端氣候襲擊,應是相對沒有爭議的永續電力投資。
發電(綠能、核能、天然氣、燃煤)、供電系統(輸配電、電網)及用電(工業、民生)是電力不短缺的三大主軸,並須同步與時俱進來面對尖峰負載(用電)的危機,缺一不可,智慧區域電網整合智慧電網與區域電網概念來改進供電系統,能夠整合發電端與用電端達到最佳與最安全穩定的電力系統。
台灣目前主要發電來源屬於大型集中式(核能、天然氣、燃煤),搭配傳統電網集中式控制流程,單方向由上游供電端傳輸至下游用電端,智慧型電網則是利用資通訊技術連結發、供及用電系統,且電力潮流方向不再固定,運用分散式控制流程採取由下而上的調度和控制,並由配電網先進行區域內的電力交換,若有剩餘或不足電力,才在區域間進行交換。

拱祥生:智慧區域電網來解尖峰負載危機.jpg
台灣區域電網概念濫觴於815全國大停電事件,日前7大工商團體再度呼籲政府思考規劃區域電網,由北中南各區電網自給自足負責轄區內民生及產業電力供應,不會因為某處電力短缺牽連到全國各地,更希望中、東、南電北送爭議不再,但台灣長期北部地區電力嚴重吃緊,事涉整體各區域電力供需平衡調整,合理區域電網絕非短期可達成,應該先善用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技術調查台灣實際各區域民生和產業用電趨勢,才能規劃出合理供電的區域電網布置。採用智慧電網技術搭配區域電網概念,整合為智慧區域電網,才能更有效率解決尖峰負載(用電)危機。
台灣電力供給端目前主要有七大類,不論「以核養綠」、「非核減煤」或是節能減碳趨勢,這七類供電方式會有結構性的改變,再生能源佔比會逐步提高,不同於傳統集中式發電,再生能源分散式供電特性,正符合智慧電網分散式控制系統,欲發展再生能源就必須搭配發展智慧電網。但必須注意離岸風電適合建置區域主要位於不缺電的中部,如何有效率的配合區域用電需求來發展再生能源,這些都需要高度精密的計算整合與調整,智慧區域電網系統建置勢在必行,才能將供給端與需求端的電力變化做最佳的調配,讓台灣電力短缺與區域失調體質真正改善。
再來看用電端現況,台灣用電短缺(尖峰負載)集中在夏季的中午與傍晚兩個時段,根據夏季每日用電曲線分析,尖峰用電量約為清晨離峰的1.25~1.3倍,而夏天中午正是太陽能發電尖峰,利用太陽能此項供電特性,配合台灣南部太陽能效率(日照量)最高,搭配智慧區域電網概念在南部工業區配置太陽能發電,將能收到最佳用電供需平衡效率與效果。
台灣用電結構中,工業用電向來是用電比例最高的,有超過一半的電是提供工業使用,且比例逐年增加,其中電子相關產業也是工業用電第一大戶,精確預測與規劃未來台灣電子產業發展趨勢,才能讓智慧區域電網供給整合事半功倍。台灣的家戶用電佔比逐年下降,但家戶用電戶數量龐大,台電資料顯示這些低壓家戶用電在尖峰負載佔比超過一半,顯然推動智慧電表與研議「即時電價」,利用尖峰差別費率改變民眾用電時間,達到「削峰填谷」節電機制,更加深智慧電網推動的需要。
惟有全力加速推動智慧區域電網建設,才能銜接未來益形重要的再生能源,並讓各區域供電更平衡,使尖峰負載高峰更平緩可供給,為了電力永續發展,該加緊腳步了。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8/1535032/?fbclid=IwAR2ZfAgb6qM9vmj79_TyIKZD-9V_s7wpgv2VXFQQx5JAymwFLcoPnJzgbmc

電力市場制度,電力市場交易,電網設計,電網維運,再生能源規劃,再生能源費率設計,再生能源行銷,再生能源需求,節能,加上離岸風電,儲能,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發展,綠色能源,台電電價,夏季電價,電價調漲,契約用電,用電大戶,區域電網,智慧電網, 核能,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抽蓄水力,燃油,太陽能,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水力發電廠,太陽能電廠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