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的經濟新道路 台灣2035年就是一個循環島嶼

2019-04-23

2019-04-22 16:18天下文化 黃育徵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改變的祕訣,是將所有精力集中在打造新事物,而非和舊事物不停的糾纏、奮戰。」(The secret of change is to focus all of your energy, not on fighting the old, but on building the new.)

為什麼選擇2035年?因為替今天出生的小孩打造他們的未來,是我們的世代責任。換句話說,二十年後,當這群小孩長大成人,我們希望給他們的是什麼樣的台灣,就是今天必須一起思考、一起面對、一起努力的目標。

蔡總統的經濟新道路 台灣2035年就是一個循環島嶼.png

新任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職典禮演講中提到:「我們也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所以,對各種汙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更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然而,這個議題不該只是新政府要思考,而是全台灣每個人必須一起認真面對的挑戰。我們不應只在舊有的路上尋找答案,應該要積極尋求新的道路。

2035年,我看到的是循環的台灣:一個個循環的社區,以及一個個健全的循環城鎮。我希望留給下一個世代一座循環的島嶼。

很多人問我,該如何打造一個循環的台灣?近幾年來,跟相關的政府單位討論產業發展的執行規劃時,我提出四項行動方案,可以立刻落實循環經濟:

第一,診斷現有投入產出各種資源的循環系統。

第二,打造「再生資源技術和交易服務平台」。

第三,研發和投資廢棄物資源化、商品化、產業化。

第四,促成產業區升級,規劃新材料循環園區。

落實循環經濟,需要同時思考與規劃短、中、長期的做法和成效。我們必須釐清,哪些事情有短期成效,哪些又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開花結果,這些都得齊步開展。

診斷現有投入產出各種資源的循環系統。

知道問題,才知道機會點,也才能對症下藥。短期內,落實循環經濟的當務之急,是進行國家層級的資源盤點診斷分析。藉由診斷,我們才知道如何提升資源自主性,才能有系統的規劃未來。有計畫,才知道有哪些機會點需要創新,可以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

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概念,是系統性的循環設計(closed-loop design),而不是線性思維中,產品的有限生命週期(end-of-life)。過往這種思維帶來的問題,根源自開採、製造、使用、丟棄(take、make、use、dispose)的過程中,生產業者只做好自己的生產,忽略了與其他產業的相互關聯。要打造系統性的循環系統,就必須從「系統性的診斷與分析」下手。

在設計規劃之前,必須做到「系統性的診斷與分析」。目前台灣缺乏完整的資源盤點,只有在對所有現有資源(包含水、能源、生質物、工業物質)從投入、使用的狀況(包含農、工、商和住家),到輸出成為產品或廢棄物、廢水、排碳、空汙等,做大規模「質」與「量」的盤點、診斷,建立一定的量測數據,了解資源的連動與關聯性,以及系統中被浪費的資源,才有可能找到再生、再循環的潛在機會與著力點,結合農業、工業、商業和住家的使用趨勢,做出全盤的系統規劃。

唯有經過科學化的統計評量覈算,才能對症下藥,找出有效的管理策略。這樣的診斷,也會是讓利害關係者共同理性討論的基礎。

著手打造「再生資源技術和交易服務平台」。

診斷了各種資源可以再生或回復到系統的循環機會之後,短期內可以加把勁打造「再生資源技術和交易服務平台」,為錯置的廢棄物找到重新恢復成為資源的機會。這個服務平台可以商業化、產業化。它的背後蘊藏了很多可以技術創新與研發、資源再生的投資以及就業的機會。

張大眼睛看看台灣的環境與蘊藏,不難發現農產品和廢棄物是台灣這個小島,完完全全屬於自有的資源。農產品和廢棄物,就是循環經濟時代的黃金。

我們可以先從廢棄物著手。

看看環保署的數字:台灣每年產出700多萬公噸的垃圾,垃圾回收率高達56.8%,是歐盟的兩倍以上,也優於美國34%。然而,這個數據卻不代表台灣看到廢棄物的價值,更遑論增加這些錯置資源的價值。

事實上,即便很多製程留下的副產品還可以被其他單位應用做為原料,我們卻在舊有的線性思維下,將它們規範成廢棄物以利管制。一經廢棄物清理法定義成廢棄物,就無法直接送到另一家工廠使用。換句話說,我們用繩索把自己綑綁起來,廢棄物自然無法變成資源。因此,只要重新看待錯置的資源,重新檢視、定義廢棄物,就能創造許多新的商機,挖掘許多被忽視、可以再利用的資源。

我曾多次和環保署的長官開玩笑,問他們說:「政府部會裡,你們知道掌握最多在地資源的部會是哪一個嗎?」他們多半用疑惑的眼光看著我。

我只好半開玩笑地告訴他們:「就是你們環保署啦!」

台灣島上真的有很多在地的資源寶藏——錯置遺棄的廢棄原物料。

如何有系統的以「資源化」來取代「去化」呢?建議政府快快投資成立「再生資源技術和交易服務平台」,以利有需要的企業在平台上尋找可當作原料的廢棄物或副產品。市場設立初期一定有困難,一旦有點規模之後,就能透過收取交易服務、技術顧問、諮商媒介等費用,成為有利可圖的一門好生意。開辦初期政府可提供一定的保障收益,市場形成擴大為產業後,就可與國際市場接軌。

要成功打造並建置「再生資源技術和交易服務平台」,有四個關鍵成功因素。

首先,買賣雙方要能互相信任,政府要能協助克服困難。

廢棄物交易平台必須將企業營運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才有盈利的空間。美國的廢棄物交易平台Material Market Place 2015年試營運一季,大企業GM、Nike、P&G紛紛投入。從廢棄物交易平台的發展來看,政府行政機關不能只是提供資訊,必須協助開路、教育與創造環境。即使買賣雙方是你情我願做生意,仍有許多實際營運的風險要克服:例如安排運送、倉儲、機器調整與進程配合。

其次,買賣需要的資訊必須對稱、透明與正確。

廢棄物平台上的內容與規模也是重要關鍵:每批廢棄物總量不足,難以形成穩定的供應來源,會降低買家的意願;資訊太龐雜無章,企業的採購部門也會找不到需要的資源。荷蘭的廢棄物交易平台Circle Market 就是針對紡織產業,讓企業在平台上尋找尚未被使用的餘料,或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布料。英國的Recycling Place 則一邊放大規模,以全球市場為範疇拉大市場,放大交易規模;另一方面則限縮品項與標準化。限制品項類別為黑金屬、有色金屬、紙料、塑料,並規定廢棄物內容必須符合巴賽爾公約,平台上也詳細記錄廢棄物的內容、成分、地點、時間,使資訊更詳實,以促成交易。

再來,政府與公部門必須為業者搬開小石頭,排除法制上的障礙。

在法令上,公部門必須主動,明確的改變線性經濟思維下去化廢棄物的思維,重新規劃有助於資源化的法規。政府可以成立技術服務團隊,和民間業者並肩找尋可行的技術,也可以提供買方和賣方技術上的協助:一方面協助賣方將既有的廢棄資源做前處理,一方面協助買方規劃進貨儲存。必要時則提供資金,協助買賣方投資建構合作的基礎系統。

接下來,平台規模化之後,因為有利可圖,政府可以鼓勵民間接手經營,讓資本更活絡,交易更順暢,讓台灣的再生資源技術和交易服務平台和國際接軌。對許多台灣的回收業者而言,這會是他們進行轉型、找到新商機,建立新競爭力的大好時機。

研發和投資廢棄物的資源化、商品化與產業化。

戴上廢棄物資源化的新眼鏡,走入台灣鄉間,路邊處處看得到機會。台灣西部沿海城鎮常見到整堆牡蠣殼,被視為垃圾堆置路旁。台灣平均每年養殖28,000公噸牡蠣,平均養殖面積12,000公頃。以剝殼重量比例3:22計算,每年的廢棄蚵殼高達20多萬公噸。雖然農委會已經將廢棄蚵殼納入農業事業廢棄物再利用,每年仍有10多萬公噸的廢棄蚵殼被任意堆置或掩埋了事。

其實,蚵殼富含碳酸鈣,可以再製成土壤和水質改良劑;也能把殼粉做成水泥膠結材料、美白牙膏;或從牡蠣殼中萃取珍珠層胜,做為保養品以及高單價的鈣片。若能將這些廢棄物資源化,不僅可以減少環境中的廢棄物與進口碳酸鈣的用量,更能帶來新商機。

除此以外,其他來自食品加工和農業的廢棄物,如禽畜的糞便、人類的水肥,以及廢棄的塑膠和輪胎,都是富含商機的資源。透過系統性的診斷與分析,加上再生資源和交易服務平台連接供需面的資訊,接下來需要的是有系統收集、分類、加值,將廢棄物資源化、商品化。只是許多這樣的資源循環產業,技術及規模都會影響再生產品的品質與屬性,我們需要更進一步,以產業化的思維鼓勵、促成這樣的產業,甚至協助產業升級。如此一來,這些廢棄物就能創造創業和就業機會。

能資源鏈結、創造環境永續和產業競爭的雙贏

產業區升級,規劃新材料循環園區。

台灣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產業區計有兩百多個,面積從小於十公頃的,到大至近三千公頃都有。數目之多,造成產業區和住宅區交錯遍布的景象。不僅對居民的生活品質造成影響,四處散落的產業區也不利於規劃能資源的鏈結,徒生資源浪費。中長期的循環台灣佈局,就可從既有的產業區升級做起;也就是提高各工廠製程的資源效率,串聯散落的產業區,促成能資源鏈結。

再次審視工業區和工廠的規劃現況,可歸納出兩種規劃能資源鏈結的角度:從市場需求和製程優化著手。也就是朝新材料循環園區的概念來發展。新材料的意涵是,找出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材料,做為國內上游材料市場的發展主力,以滿足中、下游產業的材料需求,並拓展國外市場,擴大經濟規模,接軌國際市場。

循環園區是為了確保經濟開發過程可兼顧環保效益和提升生活品質,達到生產、生態、生活共榮的園區型態。循環園區在建立過程中,透過產業共生和發展新商業模式規劃,持續提升各製程裡,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和循環性,建構可優化環境的創新設備和生產方式,重視園區內各產業、社群間的能資源鏈結,朝向共同的願景邁進。

這個願景,應由參與的產業、居民、政府、社會團體,一起討論出符合該區域的循環目標;各產業、社群間再群策群力去實踐。這也呼應循環經濟思維的在地性和包容性。

落實循環經濟的途徑不計其數,不需仰賴一套標準答案套用在不同的挑戰。重要的是集結眾人的信念與智慧,討論出能引領該區域的循環藍圖。有共識、有願景,就能逐步成就目標。

第四章介紹的丹麥卡倫堡網絡型產業園區和德國巴斯夫一體化產業園區,就是循環園區的實踐。其實,類似循環園區概念的生態創新園區(eco-innovation parks),早已發展多年。根據瑞士聯邦政府的訪查,至少有168個工業型、都市型、混合型的生態創新園區遍布全球。在歐洲,德國、瑞士、法國、荷蘭等國發展最為熱絡;在亞洲,日本、中國、韓國也都有代表園區。不再一味追求經濟價值的產業區規劃,已是許多國家的主流觀念。

各式循環園區實踐循環台灣島

我們並不是毫無基礎。台灣雖然還沒有專門為落實循環經濟而設立的產業區,但可以立即以此為目標,升級既有的產業園區,或做為新設園區的規劃原則。高雄臨海工業區的中鋼與台塑麥寮園區,建構能資源整合皆有十多年。台灣產業早有許多能資源整合的經驗,並不需要從零開始。

能資源鏈結可以創造多贏的效益。對業者來說,能夠強化企業競爭力,節省生產、廢棄物處理成本,還能增加廢棄物資源化的營收。對居民來說,工廠集中到工業區,有完善的廢氣廢水處理設備,即使比鄰工業區而居,也能享有藍天綠地,擁有生活品質。對地方政府來說,打破針對特定企業和特定產業扶植輔導的思維,在工業區內進行跨產業的能資源鏈結,更可以有效管理,降低成本,進一步將廢棄物化成資源。產業區轉型為循環園區的過程,可同時改革產業區閒置率太高的問題,一掃過去農地違章工廠林立的亂象。

長遠規劃而言,循環園區並不侷限在工業區;任何區域都需要以零廢棄、共生、資源循環的概念設計。從學校、社區到城市都可以運用,也就是落實區域型的資源循環。在資源愈來愈匱乏的未來,城市唯有提高資源自給自足的能力,才能確保市民的生活品質。

台灣可從小的試驗點,如第四章提到的社區或產業區做起,再與周圍都市的基礎建設整合規劃,進而推向縣市間的整合。工業、商業、農業的資源互相鏈結,串接成一個循環系統,逐步踏實地邁向循環台灣島,打造零廢棄、零污染、零排放的循環家園。

本文摘自天下出版社的《循環經濟》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770379

假耕作,真種電,農地種電,光電黑木耳,光電雞舍,綠電政策,屋頂租金,農地種電,海水倒灌,鹽化地,地層下陷區,光電咖啡,光電菇舍,綠能溫室,綠能菇舍,雞棚,鹽化農地,七股鹽田,布袋太陽能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