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堅定的核電捍衛者,如今成為全國最大綠電公司的老闆

2019-04-29

發表於 8 8 月, 2017BY READMOO編輯團隊

二○一四年年底,德國最大能源集團 E.ON 總裁泰森在柏林菩提樹大道上的辦公室召開臨時記者會。談起集團虧損累累的核心業務時,語調意外平靜,讓在場的各國記者面面相覷:「說真的,我不知道靠傳統能源還能賺多少錢。」身穿深色西裝的他板著臉孔,表情有點無奈。

幾天前,這家年營收逾臺幣四兆的跨國能源巨擘才突然宣布,近期內將成立一家新公司,把核電、火力、天然氣等「傳統」業務分割出去,未來只專心經營再生能源、智慧型電網和電池等服務。

E.ON 是歐洲典型的綜合性能源集團,探勘油氣、經營天然氣管線和發電廠等業務遍布歐洲和南北美,股權分散世界各地,一舉一動都是同業的指標。分割的消息震驚全球的能源業。

從各國趨勢來看,燃煤發電是霧霾汙染和氣候暖化的元凶,核電產生的核廢料棘手難解,兩者退場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未來以綠電為主體的低碳價值鏈才能帶來獲利,這正是泰森口中的「新能源世界」。

德國媒體因此開玩笑,這兩家分割後各自獨立的公司應該叫做「E.OFF」和「E.ON」,前者手上只有骯髒的煤電和沒人要的核電,利潤和風險在未來幾十年都難以預測,簡直和幾年前金融危機時用來處理毒資產的「壞帳銀行」沒什麼兩樣。

一位堅定的核電捍衛者,如今成為全國最大綠電公司的老闆.jpg

迷信煤核低估綠電

在全球的重量級能源集團當中,E.ON 甩掉傳統能源的包袱,勇敢跨出第一步,從投資人的反應來看,這是個激進卻相當有遠見的決定。E.ON和RWE、Vattenfall、EnBW是德國能源業的四大集團,壟斷德國的電力供應數十年,不過營收和市場占有率卻在近幾年大幅縮水。

二○一四年E.ON就虧損臺幣一千億,二○一五年、也就是分割前一年由於認列損失,虧損更達二千五百億。歐洲的電業市場是在一九九○年代末走向自由化,E.ON現在雖然是股票上市公司,前身和臺電一樣是政府經營的公用事業,核電和火力的發電量加起來超過八成。國際的能源轉型趨勢並非毫無跡象可尋,這些業者顯然沒有跟上外在環境的變化,才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

首先,傳統的大電力公司過度仰賴核電,無視民間反核的聲浪。德國的核電廠與臺灣一樣,多在一九七○至八○年代啟用。當年的興建成本歷經數十年的攤提,現在每發一度電就賺一度,核電廠成了電力公司的搖錢樹。雖然反核的綠黨政府早在二○○○年就決定廢核,電力公司依然繼續宣傳核電便宜和無碳排的優點,警告大眾「沒有核電電價就會上漲」、「不排除缺電的可能性」,不放棄翻盤的可能性。結果福島事故後,反核民意沛然莫之能禦,迫使核電廠在運轉年 造成電力公司的一大損失。

其次,雖然燃燒煤炭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傳統能源業長年以來對環保團體降載和關廠的呼籲卻十分抗拒,直到大眾對碳排出現疑慮,政府也訂出減碳時間表,業者才不得不面對碳排問題的嚴重性。柏林的主要電力供應商Vattenfall,最近就宣布市區的一座大電廠二○一七年起不再燒煤,改用天然氣,比預定時程提早三年。為了加速減碳的腳步,德國政府還打算在未來三年付給電力公司臺幣六百億,補償八座老舊燃煤電廠提早關閉的損失。

業者過度迷信核煤,自然對開發綠電不屑一顧,延誤投資的腳步。傳統大電廠的經營者,一旦裝填好燃料就從早到晚發電,難免把發電量隨著天候波動而且規模小很多的再生能源當成「丑角」;反觀綠電業者和一般民眾,在政策的激勵下,競相投入再生能源。結果傳統電力公司原本穩定的賣電收入開始縮水,利潤逐漸被瓜分,造成過去的經營模式難以為繼。

被傳統電力自縛手腳

「我在E.ON工作了二十多年,看到世界變得這麼快,我也很掙扎。這幾年我一直在想,我們是不是被傳統電力公司的基因綁住,而自縛手腳?」泰森透露,E.ON的董事會為了集團未來走向在內部爭論了整整一年。

「我們原本以為,只有德國在進行能源轉型,可是到世界各地走一圈後發現,發電和用電的人觀念都在變,綠電和數位化帶來的創新,基本上已經顛覆了全球的能源產業,」他直言:「現在連谷歌都跨足電業,我們這一行的營運模式再不改變,就會被淘汰。」

泰森長考後的心得是,傳統電力與再生能源的本質天差地別,原本就不相容:前者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維持穩定供電,談的離不開基載電力,也就是不間斷發電的核電和煤電大型機組;後者關心的則是積少成多,以及分散在四處的設備彼此間的動態平衡。兩者的經營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前者把供電穩定當成教條,要求嚴謹和系統性思考;後者則完全客戶導向,就像風力的發電量時大時小,腦袋要靈活、動作要快。

「兩個世界有重疊也有互斥的地方,經營策略完全不同,合在一起會打架,最後可能兩邊都做不好,」泰森總結說:「我們經營核電和火力發電已經好幾十年,既然傳統電力的思維在企業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分割成兩家公司,放手讓綠能獨立發展,就是非走不可的路。」

電力新藍海:供應綠電

德國的電業市場從開放發電和售電,將公營的綜合電業公司分拆、整併、上市,成立獨立的監管機關,到現在連E.ON規模這麼大的能源集團都被迫轉型和分割,能源轉型的路走了二十年。德國電力市場的現在式,沒多久也會在臺灣實現。

「過去我們總是告訴客戶,核電和火力發電最便宜而且最穩定,現在既然大家這麼愛用綠電,那我們就給他綠電。」泰森如此描述電力公司的新核心業務。

E.ON在觀望多年,克服一開始的消極心態後,決定到英國和丹麥經營海上風電,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僅次於有意來臺投資的丹麥國營企業丹能集團。「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再生能源的領導者,」泰森表示。

綠電不是募到錢蓋好就沒事,業者的競爭力來自選址、規劃和實際營運時維修的專業能力。由於海上作業的難度和風險,離岸風力的發電成本向來比其他綠電都高,但丹能二○一六年標下的風場得標價每度不到臺幣三元,成本下滑的速度遠超出專家原先的預期,「不要小看我們業界的學習能力,綠電與傳統電力相比當然要有成本競爭力,辦不到的話能源轉型勢必失敗。」泰森篤定地說。

標榜零碳排而且經過認證的綠電,有益於企業形象,不僅蘋果和谷歌愛用,在E.ON的規劃下,柏林現在所有的醫院、大學、紅綠燈等公共用電也只用綠電,市區到處可見用綠電來招攬客人的超商和商店。南部大城慕尼黑的野心更大,打算在二○二五年前,打造全國第一個光靠綠電,就能滿足所有電力需求的百萬人口城市。

在售電市場開放後,消費者就可到比價網站輸入每戶的人口數和用電量,選擇理想的電力來源組合,每個月的電費和碳排量一目瞭然,跟比較手機費率一樣方便。有人為了省錢買傳統電力,也有人想為能源轉型盡一份心力,所以只使用綠電,尤其年輕世代和大都市的居民,特別以使用百分之百的綠電為傲,全國目前有五分一的家庭用戶願意支付比較高的綠電電費。

轉向系統整合的服務業

轉型需要換腦袋,傳統電力公司的角色正在質變,價值鏈從資本密集的能源和設備採購,逐漸轉移到系統整合、軟體和服務業。拜數位和網路科技之賜,歐洲的區域性電網目前逐步升級成智慧型電網;從在地的即發即用,到家裡的電器和保全系統連線的「智慧家庭」,全是這個以綠電為主體的「能源新世界」的應用範圍。

「我們不是要跟奇異或西門子這樣的製造業競爭,可是我們比他們更清楚如何把所有的應用連結在一起,」泰森說:「除了綠電,能源業成長最快的領域目前是電網的升級,所有的配電網未來都會數位化,到時我們的角色將從過去只賣電的電力公司,轉型成以人為核心、提供能源相關應用的服務業。」

既然供電只是電力公司提供的服務項目之一,所有與能源和網路相關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商機,電力公司就得比過去更開放才行,到處獵人頭和尋找新創公司,泰森用五個概念來囊括集團未來的核心:「綠電、數位、小規模、去集中化,和相互串聯。」

自己用的電自己發

泰森相信,電力市場的革命才剛開始,未來的能源世界將與系統導向的傳統電力世界南轅北轍,「未來的電力供應一大部分會走向分散,自己用的電自己發,市場對儲電設備的需求將快速增加。」

德國境內超過一百五十萬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就是分散式發電最好的例子。當夏季正午日照強烈時,發的電不僅可以滿足用電尖峰,省下燃油等尖載機組昂貴的燃料費用,多數還可就近留在地方使用,電力公司毋須從遠處調度太多電力,增加長距離運輸的風險,由此可見太陽光電的開發也有助於電網的穩定。

不過,由於發電和用電的時間不同步,太陽能發的電目前仍舊直接併入電網,發電者用的電來自市電;如果家裡有電池,晚上回家可以用白天存起來的電,這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自給自足。

從獨棟的平房、公寓、辦公大樓,到停車場和公共建築,發電搭配儲能是最新趨勢。德國市面上已有數十款與太陽能板搭配的「太陽能電池」。

傳統電力與綠能互補

「歡迎光臨生日派對!」二○一六年九月十二日一大早,泰森再度邀請外國記者座談,這一天是負責油氣等傳統業務的新公司Uniper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好日子。雖然一開盤,Uniper的股價就大幅震盪,E.ON也延續近來的跌勢,泰森的心情卻格外輕鬆:「我們總算辦到了,今天是兩家新公司誕生的日子。」

近兩年不見,泰森首先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除了原來準備好的後端基金,德國的電力公司只需再付「風險附加費」,核廢料的處理就由政府來接手;他特別強調:「這純粹是國會委員會的決定,我們電力公司無從干涉核廢的問題。」毋須擔心核廢的錢坑,集團旗下七座仍在運轉的核電廠照廢核的時間表準時下線,核電從此就在德國劃下休止符,「我們總算把核電問題去政治化了。」聽得出他鬆了口氣。

從這一天開始,E.ON的傳統電力和綠電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儘管在國際減碳的壓力下,許多人相信燃煤火力發電遲早也會走上核電的路,泰森對Uniper的未來卻相對樂觀。「綠電是間歇性能源,和傳統電力在系統內是互補關係,未來數十年,傳統電廠還是很難被取代,」他強調:「畢竟有充足的傳統電力,才有推動能源轉型的條件。」

自從E.ON決定分割後,首都代表處就從原來宏偉的歷史大道,遷到火車站旁熱鬧的博物館區,從內部的裝潢來看,比較像是一家科技新創公司。我順手查了下臉書,E.ON的粉絲頁正提醒用戶:「用手機玩神奇寶貝雖然耗電,可是每天玩兩小時,一年下來家裡電費只會多一歐元。」

身為歐洲最大電力公司的負責人,泰森在媒體的形象向來是核電的捍衛者,從今以後卻成為全國最大綠電公司的老闆,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德國能源轉型的激進轉變。我想起德國人鼓勵打算離婚的人付諸行動時常說的話:「恐怖的結束,總比沒有結束的恐怖好。」這不就是我們中文裡常說的「斷尾求生」嗎?

「全世界都在變,你也得跟著變,」泰森說:「以前我一直相信,核電和燃煤發電對社會整體來說成本最低,現在我也不再那麼確定了,就讓客戶來決定吧。」

※ 本文摘自《歐洲的心臟》,原篇名為〈擁抱能源新世界〉

https://news.readmoo.com/2017/08/08/green-energy/?fbclid=IwAR3l9e70BMR8S_cmbmGT0g5vIZR--Jc0CFhwM-uWW5Sy_xM8_QgxQsbBr98

節能減碳,巴黎協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全球升溫,碳排放,co2,綠色能源,綠色電力,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綠電,全球100大,企業節能,巴黎協定,能源政策,全球氣候大會,巴黎氣候協定,核能發電,火力發電,燃煤電廠,天然氣發電,核廢料,再生能源,綠色能源,環境汙染,RE100,綠電憑證,再生能源憑證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