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打造宜居城市:低碳節能 呼吸吐納新台中

2019-11-19

2019-11-19 漾台中【撰文/林怡慧】

乾淨的空氣品質是健康的基本需求,依據行政院環保署全國空氣污染排放清冊數據資料,以近期大家非常關心的PM2.5 數據來看,台中市境內的各項污染源都必須加強管制。然而改善空氣品質並非只是國家的任務,小至個人、企業,大至政府單位,都有可以努力的做法。

公私協力 全方位改善空污問題

攜手打造宜居城市:低碳節能 呼吸吐納新台中.jpg

為改善固定污染源,台中市政府除了持續督促台中電廠減煤,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積極鼓勵企業汰換舊式燃煤鍋爐改接天然氣,目前已有184 家提出申請,尚有7 家共18 座燃煤工業鍋爐,後續將輔導改用其他低污染性燃料,目標是在民國111 年讓台中市內的燃煤工業鍋爐全部退場,邁向「無煤台中」的願景,讓空氣品質得以改善。

台中市目前正大力推行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除了為企業進行能源節省的評估,同時也整合技術廠商、融資銀行及政府資源,為企業省下一筆能源費用。例如友達光電透過ESCO 模式,每年減少4,598 噸二氧化碳排放,且5 年內即可回收成本;廣三崇光僅汰換空調系統,每年就可省下23 萬度電,節能率高達24.4%,建議每家企業都試著評估自己是否具有減碳潛力。

別小看個人的節能減碳行為,因為一個人的減碳行動是模範,而一群人的減碳行動則是力量。為了改善空氣品質,全民可以一起自我實行的事就很多,例如拜拜一柱香、不露天燃燒廢棄物以及放下車鑰匙,改搭公車出門。台中市政府為此推行綠色交通,2020 年預計推行「雙十公車吃到飽」,也就是刷卡搭公車10 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車資上限由原本60 元降至10 元,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另外,在台中也非常適合購入電動車,台中市政府為鼓勵民眾換購電動車,提出購車可享免牌照稅、燃料稅等優惠,台中市更全國首創電動車停車免費、電動汽車充電站全國第一多、電動公車數數量全國第一,提供民眾完善的電動車使用環境。

|全民抗空污 備戰空污季|

每年10月至隔年4月,因季風因素,是傳統空污期。空污季期間,將公私並重,加強稽查,並預先警示要求降載。並將採取「緊迫盯人、強力重罰」,直接開罰、加重處罰2大策略,違法者將直接開罰,依原處分額度加重23倍。台中市政府針對固定、移動、逸散等污染源提出空品改善對策,如下:

>>固定污染源:

提高稽查頻率,每2 個月稽查1 次。空污季期間空品不良日(空氣品質指數(AQI)大於100)發生時,市府將提前1 天或當天要求前30 大固定污染源,自主配合降載,未配合者將優先安排聯合稽查;當AQI 大於150 以上,將強制降載5%以上,未配合者可裁罰10 萬元以上。

>>移動污染源:

巡查露天燃燒、高污染車輛查緝。

>>逸散污染源:

環保局加嚴管制營建工程防制效率、加強河川公有地聯合稽查,有效減少揚塵污染,並持續推動環保祭祀。

綠能永續 低碳行動即刻開始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面對綠能永續、節能減碳的議題,政府單位訂定再完善的法規政策、花再多時間與外界談合作連結,都不如以身作則,帶領民眾實際行動。「即刻行動,先公後私」,是台中市政府面對氣候變遷所訂出的目標之一。為達到這個目標,規劃成立台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樓的智慧能源管理中心,透過智慧化管理進行各局處節電成效分析,降低市府大樓的用電量。由市府帶頭做起,將智慧節電的觀念逐漸推廣到其他公部門建築,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推動節能,將節約能源落實在生活中。

面對世界能源短缺,尋找乾淨的替代能源已是全球必須參與的課題。不可否認,太陽能是生活中大家最熟悉也最常接觸的可再生、永續、乾淨的能源,實現太陽能發電並不難,可以從自身或是企業做起,只要將家中閒置的屋頂出租建置太陽能板,打造「綠能屋頂」就做得到。為鼓勵公務機關、工廠及一般民眾住家設置太陽光電系統,經濟部能源局推行「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推動方案,不需民眾投入資金,並且還有購電費回饋。打造綠能屋頂,不僅能夠美化市容景觀,也能建立分散式自發自用乾淨能源,改善空氣污染問題。台中市政府推動市管公有建築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也已有249 棟的成績,累計發電量達37MW(百萬瓦),目前也重新盤點市內全部屋頂設置可行性,要求所有公部門裝好裝滿。

此外,台中市在文山掩埋場推動的「綠光計畫」,建置太陽能光電模組約2萬片,將售電回饋金提撥一定比例收益作為公益使用,在落實光電發展下,也造福弱勢團體及學生,讓台中市的太陽光更有人情溫度。

綠色城市 隨處可見綠能據點

走在台中街頭,一棟建築物、一座親水公園,身邊看到的點點滴滴,可能都承載著實現低碳城市重要任務。

為有效幫城市降溫,降低熱島效應,1960 年代開始提出綠建築概念,國際間不乏看見綠色呼吸建築的案例,例如最知名的義大利米蘭的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 住宅,便是都市裡長出垂直森林的景象。為打造綠色宜居城市,並鼓勵大樓進行垂直綠化,2019 年制定「台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透過提供免計算容積樓地板或建築物高度等獎勵措施,鼓勵增設垂直綠化設施、雙層遮陽牆體、植生牆體、造型遮陽牆板、複層式露台等設施,在城市中爭取更多綠化空間,期望「都市叢林變花園」的目標成真。而位於水湳經貿園區的中央公園,更是充滿「低碳」、「智慧」、「創新」願景設計的最佳表現。全區太陽能板多達一萬平方公尺,是全台灣最大的太陽能板面積的發電公園,預估每年可發電超過188 萬度,減碳800 公噸,是一座能源自給自足的大型生態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干城商業區為台中車站對外串接的重要交通節點,規劃以「會呼吸」的人行道為概念;採用「管式混凝土結構」及「排水礫石樁」工法,藉由涵養的水分調節溫度,減緩熱島效應,同時也能避免瞬間暴雨造成排流不及、回灌或淹水情形,大幅減輕排水系統負擔,落實台中「韌性城市」精神。同樣的,市民最愛的打卡拍照景點之一柳川,也是一條會呼吸的河川,可以減輕暴雨逕流對排水系統的負荷,也能儲水回收作為澆灌使用。「親水承洪、韌性降溫」是台中市政府面對致災性暴雨頻率增高,所提出的應變目標,未來在重大公共建設規劃及施工,都要朝向建設韌性化,並透過街道、公園等空間,設置親水、保水、滯洪功能的排水基礎設施,來降低洪水災情。例如大里區大峰路防災公園基礎建設,目前設置雨積磚、雨水花園、礫石樁、鋪面滲透工法、滯洪池等工法,增加該地區蓄水防洪空間,提高都市防洪能量,逐步實現台中「韌性城市」的願景目標。

面對空污、綠能永續、節能減碳議題,市府提出多項政策法規,在全民的努力下,目前空氣中各污染物指數,2019 年均為近4 年同期最低;空氣品質指標良好及普通等級,也較2016年增加20 天;提升電動車輛友善使用環境,2018年電動車汽車充電站數量為六都第一,2019年電動機車成長率為六都第二;而在循環經濟層面上,也朝加強廢棄物減量、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提升綠能發電等方向努力,期待建構一個韌性、永續宜居的城市。

|低碳小百科|韌性城市

「韌性城市」是指一城市擁有足以容納、維持現今及未來社會、經濟、環境、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壓力,基礎建設規劃能在未來仍能發揮必要的功能。同時,城市必須將針對氣候變遷危機議題做規劃,並增進在基礎建設及自然環境層面的調適能力。而把都市變成海綿,讓城市可以吸水、保水、儲水、過濾水,水一來就立刻現地消減(on-site abatement); 透過雨水管理,就可以減緩城市型水患及降低水質惡化;還能以「儲水」取代「排水」,一方面可儲存水資源,另一方面可減低水患的威脅,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透過規劃與工程手法,將自然環境與人工設施互相結合,在自然降雨、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工給排水等四大系統,利用貯留、入滲、淨化、利用、排水等,使城市適應環境變化,因應自然災害。

https://udn.com/news/story/6964/4173577

節能減碳,氣候變遷,防災治水,極端氣候,天然災害風險,熱浪侵襲,地球氣候,格陵蘭冰層,節能減碳,全球暖化,能源供給,風災,地震,颶風,對抗氣候變遷,二氧化碳排放,巴黎協定,溫室氣體排放量,節能減碳,再生能源,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綠化植樹,綠色建築, 綠色購物,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綠色金流,碳排放量,綠色和平,減少燃煤發電,發展再生能源,減緩氣候變遷,環保團體,碳排放,減碳,全球暖化,能源政見,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生質能,人均碳排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海平面上升影響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