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國會開講】洪申翰:能源將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創業主題!

2019-12-30
  • 李柏鋒 2019/12/27

洪申翰被列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中,過去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綠盟)的副秘書長,曾參與過多項社會運動,近年來在綠盟除了致力於台灣能源轉型、反核運動、污染監督,也相當重視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美國有特斯拉,台灣有 gogoro,其實想進入能源產業的新創公司並不少,台灣的離岸風電和許多標榜被動收入的太陽能全民電廠日益普及,再生能源已經成為科技創業的重點題目之一。如今有一位對這個產業有深入了解的立委即將進入國會,是否會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呢?在此之前,我們先透過這次的專訪來了解一下洪申翰。

【科技國會開講】洪申翰:能源將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創業主題!.jpg

洪申翰的綠盟時期:地方政府建立能源治理

洪申翰就讀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參與社會運動,也確定自己會往社會運動的路去走。不過一開始踏入「反核」運動的時候,福島核災還沒發生,所以反核運動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洪申翰分享當時做得更多的,其實是貢寮等地的在地陪伴。

之所以會進綠盟而不是其他社會運動組織,首先是因為綠盟是一個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團體,而且非常著重於深入研究一個政策的形成。

過去幾年在綠盟的經驗讓洪申翰了解,能源是一個非常因地制宜的議題,所以很努力在推動地方能源治理,讓地方政府認知到能源治理的責任,並找到自己最適宜發展的路徑。洪申翰認為屏東、台南和桃園的再生能源都發展得不錯,而節能則是新北市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果已經發展成一種「再也回不去」的健康狀態,即便改朝換代也能持續下去。這些成績是累積各方的努力所達成的,也期望有更多的成功經驗在未來陸續出現。

成為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

過去總是在體制外的洪申翰,又為什麼會被提名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洪申翰也表示這是在政界和學界前輩的推薦之下,一開始也花了一段時間思考。洪申翰不諱言自己對政治工作有興趣,只要有貢獻機會,並不會排斥,而考慮到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正處於發展階段,最在意的能源轉型工作如果可以在國會扮演角色,應該對於產業的發展很有利,所以就接受了。

那他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左派,卻進了右派政黨呢?洪申翰認為現階段不會用左派來包裝自己,畢竟也很在乎產業的發展與能源經濟的轉型,而民進黨的光譜也很多元,這也是為什麼會以很優先的順位提名洪申翰,只是與這麼多元的黨團溝通,勢必也是大挑戰之一。

能源產業是台灣未來最好的創業機會

為什麼這麼重視再生能源呢?洪申翰認為再生能源是一個相當理性的決策,過去再生能源的確很昂貴,也造成了發展上的阻礙。還好的是發展到現在,再生能源其實已經變得比其他能源更便宜了,但並不是沒有發展上的阻礙。

再生能源便宜,但建置資本需求高

洪申翰提到,過去的傳統能源無論是燃煤、天然氣或是核能,設備建造、燃料持續消耗都是很龐大的成本,不過再生能源的資本支出主要出在前期建造為主,因為後續就只有基礎營運而不再需要花錢買燃料,所以發展瓶頸在前期資金供應,早就已經不是成本過高的問題了。

使用再生能源成為企業社會責任

第二個觀念上改變是過去社會認為,能源使用量是經濟體成長的指標之一,所以企業能源使用越多、生產越多、員工聘越多就越好,但這些往往也會造成社會的負擔,造成的負擔越多應該要負起越多的責任,而企業的社會責任則逐漸被大家所重視,所以企業也紛紛開始重視起節能、回收再利用和使用再生能源。雲端平台紛紛尋找可以提供足夠綠電的地方設立資料中心,這不只是法規的要求,更逐漸成為企業的自發責任,企業發展得好的指標再也不是用了更多的電,而是有多少比例可以用再生能源。

動態能源管理講求的是彈性和可調度

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再生能源不是很不穩定嗎?像是太陽能、風電,如果沒有太陽或是沒有風就無法發電了。洪申翰認為,這是第三個要修正的概念了,過去的發電方式的確會非常要求基載電廠,一座規模龐大火力、核能電廠就可以持續穩定的提供電力,但是這樣的觀念並不符合現在能源管理上的需求。怎麼說?

洪申翰指出,現在的能源管理已經從靜態的穩定和可靠度,變成動態彈性和可調度,過去的確因為科技限制,只能變成大型基載電廠單向輸出,但這麼一來其實能源就無法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市場機制,需求端只能仰賴供應端的提供,風險其實很高。

但是未來再生能源,發電不但從集中變成分散,透過許多資通訊科技的加入,每一個電網的節點不但可以用電也可以發電,能源變成可交易的資產,不但能投資獲利,各種需求也都會創造出適合的供給,當能源市場被建立起來,透過競爭就會產生良性進化,大家可以用最好價格買進最符合自己需求的能源,企業也可以用最新的技術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而獲利。

能源管理充滿資通訊人才的創業機會

當需求和供給都可以彼此互動和調度,這樣的智慧電網就可以自己增強,風險會逐漸降低,不會像是過去因為一個發電機組的故障或是一座高壓電塔毀損就造成大規模停電。

簡單來說,這裡面充滿了創新、創業的機會,而台灣既有的資通訊產業與人才又非常適合在再生能源與能源管理的領域有所發揮,可惜的是台灣過去並沒有足夠的能源人才,必須加緊培養。發電、售電、儲能、管理、交易,這裡面有太多發展的空間了!目前有台電這個主要的玩家,但也有中油、台塑等其他很有潛力的石化業者有本錢加入,而 gogoro 等新創公司也持續在快速成長。

洪申翰也觀察到,對許多大學生來說,再生能源是他們很願意投入的產業,除了收入好,也能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比核能產業更吸引年輕人。再生能源的確有經濟上的潛力,包括吸引國際大廠來台灣投資以及提供許多創業機會和高薪工作,但是也有隱憂,過去看到許多國民黨地方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敵意,如今卻也已經發現地方派系的既得利益者已經認知到了再生能源是一塊大餅而意圖獨佔,只是這不容易解決,要從每個地方不同的在地脈絡去處理。

上任之後的目標?先忙完大選再說

在安全名單內的洪申翰幾乎篤定當選,目前除了開始建立自己的團隊以外,也忙著到處幫同黨的區域立委候選人助選,站在台上演講對於擅長社會運動的洪申翰並不陌生,但是演講內容當然有很大的不同。

問到上任之後有沒有什麼首先要推動的政策或法案?現在是不是有相關的產業協會或公會開始遊說,洪申翰認為一切都還太早,大概要等到大選過後,黨內和產業界才會根據情勢展開相關的規劃。不過過去在綠盟經驗讓洪申翰知道,即便要推動法案,也不是把法案直接丟給黨團,然後要同黨立委強力支持通過這麼簡單,而是必須要將推動法案的整個「路徑」都思考清楚,尤其是民進黨的黨團成員很多元,如果是不分區立委自己「帶」進去的法案,更是需要費心思去處理。

如果從完善一個健康的再生能源市場的角度來看,則讓目前主流的躉購制度(Feed-In Tariff,簡稱FIT)漸漸多一點售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簡稱PPA)的案例和經驗,甚至是綠電憑證交易,仍然是一個重點努力目標。洪申翰認為,目前離不開FIT的原因是怕回不去,所以要讓大家有信心想離開FIT,想回去也能回得去。

跟推動法案需要建立路徑一樣,洪申翰認為要讓再生能源的市場建立堅強的基礎,也有一定的程序,先透過案例讓大家理解要怎麼進行,這時候 Google 或蘋果供應鏈都是很好的指標,但是這還不夠,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對這些案例進行正確的詮釋,讓大家知道這個市場可親近、公平、可預測,才會願意去接納和採用,同時再給與輔導,讓導入更順利,最後才提出成熟的規範。

另一個更迫在眉睫的是美中貿易戰造成的台商回流,雖然帶回了許多投資,但也會有相當的能源需求,而這些企業的能源需求也會對應到社會責任,能不能透過政策去引導回流的台商在設廠的時候就將節能、儲能等規劃進去?其實這些投資不會只是成本,更可能是獲利的機會,但有時間上的緊迫性,因為一開始就規劃一定比事後再追加要簡單許多。

核稿編輯:Chris

https://www.inside.com.tw/amparticle/18479-Sheng-Han-Hong?fbclid=IwAR0pfeRiqV3mo42CwCJQ6J-mrckKHfrvMTZzSnPZQPcqInhsxFiEhXT96rM

電力市場制度,電力市場交易,電網設計,電網維運,再生能源規劃,再生能源費率設計,再生能源行銷,再生能源需求,節能,離岸風電,儲能,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發展,綠色能源,台電電價,夏季電價,電價調漲,契約用電,用電大戶,區域電網,智慧電網, 核能,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抽蓄水力,燃油,太陽能,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水力發電廠,太陽能電廠,陸上風力發電,離岸風力發電,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