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農地變建地是騙人話術,這承諾不是業者能給的

2020-12-29

負責台灣光電政策決策與執行,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指出,再生能源已經從環保倡議變成全球需求,光電場不會輕易被變更地目。

  • 採訪整理呂國禎天下雜誌714 2020-12-28

入夜的台北福州街上,經濟部仍燈火通明,政務次長曾文生才剛結束與光電業者的馬拉松式座談,從行政院趕回辦公室。

過去幾個月來,曾文生不是跟光電業者開座談會,就是走到第一線,跟養殖戶在魚塭面對面溝通,主管經濟事務的曾文生成了水產養殖專家,專用術語琅琅上口。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農地變建地是騙人話術,這承諾不是業者能給的.jpg

聽到農地變建地的光電發財夢,曾文生說,這是騙人的話術,應該揭發與制止,他要告訴不肖業者,這個承諾不是你們能給的,最後審查權還是在政府手中。但他也坦承,過去一段時間,政府只訂目標,放手給民間做,卻發生了各種爭議、摩擦,現在必須亡羊補牢。

曾文生認為,「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光電)進入農地的才5%,以前讓業者自己走自己的路,現在政府介入,主動畫出一條道路,希望大家都能上來這條路走,讓違規、超速的人變少,我覺得政府沒有太晚介入,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他(業者)選錯了地方。」

曾文生負責台灣光電政策決策與執行,他如何導正扭曲的光電亂象,讓再生能源發展步上正軌?以下是專訪內容:

問:台灣中南部出現光電業者的業務員,遊說農地地主說:農地蓋光電是難得一見的發財機遇,除了一公頃可年收340萬租金,20年期滿還能變成建地、特目用地,蓋幼稚園、養老院等,價值是倍數的翻轉。

答:這純粹是話術,我認為如果有人這樣幹,媒體把它揭發出來是應該的。

勿信話術!光電場難再變建地

我們所推動的是,朝向不要變更土地,花最多精神去推動讓光電與土地結合,是要優於原來的使用,不是替代原來的使用,所以農地變更,不是我們要推動的。如果現在法規允許這樣做,我們也會去研究法規上的漏洞來防堵。

其次是農地變特目用地,用途就是做光電場,20年使用完成以後,它還是光電場的用地,變更還要經過審查,不是想變就能變。我覺得,20年後台灣對再生能源的需要是只增不減,因此政府不會輕易讓光電用地轉其他用途。

我們會跟業者好好溝通,因為這個承諾不是他能給的。

問:漁電共生是目前政府主推的政策,但引發了台南七股文蛤養殖戶的抗爭,而農委會水試所的報告,光電板下的文蛤才養出6公克多,遠遠達不到上市標準,漁電共生如何避免爭議?

答:我講清楚實際的狀況,文蛤主要食物是藻類,需要光合作用,文蛤池蓋太陽能板,等於把它的餐桌給翻了,所以養文蛤不是我們現在主力要推的地點。

回到漁電共生,我們很簡單,不會有爭議的優先。

曾文生指出,應該在光電板下實驗養殖龍虎斑等高價魚種,找出光電板替養殖漁業加分的方法,而不是替代漁塭,不養魚、只種光電。

事實上,很多漁民都發展室內養殖,因為需要控制水質、鹹淡、溫度,這種室內養殖是發展趨勢,光電不蓋,他們還是會做室內養殖,不如搭配光電放在屋頂上,也希望進一步透過綠能加值,例如用AI協助解決養殖碰到的問題。

漁電共生以科技室內養殖為先

愈是高經濟的魚種,愈會往科技化養殖,不管是飼料、養殖環境、減少用藥,對自己要求更高,會適合結合光電,走向正向的循環。

問:知本濕地、池上等,台灣各地都發生了光電與環境、社會的衝突,經濟部如何解這個問題?

答:是的,確實發生了一些問題,進到了一些農地或是山坡地,如果沒有管好,對後續政策推動並無正面助益。但我們統計,到目前為止,有80%的光電在屋頂上面,在農地的大概不到5%,但我們提早注意到這些問題,對再生能源政策推動是有幫助的。

廣告

我們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政府已經介入了這個事情,希望這些事情不要再發生了。政府沒有太晚介入,現在我們建立一個基本指標,像是建立一個篩子來把不適當的光電案場篩除。

我自己這一段時間以來也下鄉去辦座談會,最大的感受,是把利害關係人找來,理解各自關心與擔憂的地方,站在他們的立場,彼此把事情講出來,接著政府要盡快進入,把問題排解掉。

問:所以你下鄉之後,整個光電推動會有哪些重大變革?

答:過去政府放手給民間做,設定目標,但沒有積極導引,讓民間照自己的路走,沒路也走出路來,難免會有走出去的、超速的、有摩擦的,現在政府自己進來蓋路,把道路畫出來,希望大家一起上來這條路走,讓違規駕駛大量減少。

反之,你不開路大家就各自自己開,最後什麼事情都會發生,必須要避免。如果台灣社會還需要更多的再生能源,它的轉速還要加快,那它產生的一些摩擦就要減少。

5%侵農,還來得及畫路

所以,經濟部推動環境社會衝擊檢核機制,劃定哪些地區是紅燈,有生態敏感的絕對不能去;綠色的是先行區,可以先做,但不是一下子統統都做,如果是成功的,會逐漸讓它擴張出去。

但也不代表我們現在做環社檢,後面都沒事了,有法律規範就會有人鑽法律漏洞,在這個過程裡面一定要一直去挑、發現新的問題,把它解決掉。

現在世界主要國家都希望在2050年做到淨零排放,有很多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台灣必須更努力才行,這已是無法迴避的趨勢。

台灣在2009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那時候還只是環保團體的倡議,到了2020年,它變成每個企業都要買綠電,從倡議變需求,這是天壤之別。因此台灣的再生能源佔比只會不斷加大,不可能減少,走對路顯得更加重要。(責任編輯:曹凱婷)

https://www.cw.com.tw/amp/article/5104690?fbclid=IwAR2aLC_7Uoi_HcydCvk4XfikOW7M59zOrfyGMOSvKPz2toFuz25Kumzmaow

綠能發電,再生能源,推動綠能,廢核,國際趨勢,綠能發展,太陽光電安裝量,離岸風電,公有屋頂,家戶屋頂違建,水庫,滯洪池,掩埋場,鹽灘地,地層下陷地區,加強電網建設,升壓設備,輸電線路,光電廠選址,土地利用,生物棲地,保育團體,土地需求,侵蝕農地,躉購費率,綠能推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面型光電,綠能設置,核電,綠能政策,電價,電價成本,電價躉購成本,儲能技術,核電廠,風電,光電,漁電共生,農電共生,風場建,電網升級,國際供應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