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廠 搶賣電商機

2021-04-08

2021-04-05經濟日報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台灣太陽能廠拚轉型,從過往以銷售電池、模組等產品的商業模式,轉為積極蓋電廠,希望藉由電廠穩定售電的報酬率,打破過往主要靠零組件銷售、易受景氣波動影響營運的宿命,包括聯合再生3576、茂迪、安集、新晶投控等,未來一至二年握有的電廠數量都將大幅增加。

太陽能廠 搶賣電商機.jpg

台灣太陽能產業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一度搭上全球太陽能市場大缺料、產業欣欣向榮的列車。隨著陸廠挾官方補貼大舉擴產,並削價競爭搶市,台廠陷入長達十多年的低潮,普遍賺少賠多,不僅昔日股王益通黯然下市,台積電、聯電等指標大廠也退出相關投資,使得太陽能業被冠上「慘業」的惡名。

隨著各國強化綠電發展,太陽能因技術相對成熟,且供應商多元,成為市場寵兒,也讓太陽能電廠建置需求放大,透過電廠售電機制,電廠能獲得穩定報酬,成為國內太陽能業者積極轉型,尋求穩健獲利的新勝利方程式。

國內太陽能龍頭聯合再生便搶搭太陽能電廠商機大開列車,董事長洪傳獻宣示,將積極建置海內外電廠。聯合再生內部估算,該公司已取得國內電廠發電量標案規模直逼200MW(百萬瓦),海外市場也累積約500MW的開發建置量,未來將持續開發、建置及持有優質太陽能案場,為公司創造高而穩定的固定收益。

除了聯合再生之外,安集、茂迪及去年第4季恢復正常營運的新晶投控,都積極希望未來透過握有更多的發電廠,以每一個案場合約長達20年以上估算,足以讓相關業者獲得長期穩定獲利的報酬。

茂迪目前累積發電案場為35MW,今年有機會再增加5MW至10MW,以屋頂型為主,並密切關注其他報酬率高的標案。另外,茂迪今年積極著墨國內漁電共生案場,並配合政府推廣漁電共生的政策,未來魚電共生也可望是茂迪建置發電廠的重心。

安集今年初電廠建置量約70MW,預估今年第2季底可擴增至85MW,今年底朝90MW邁進,估計全年增幅逼近三成,未來相關售電收益將可穩定提升安集獲利。

新晶投控今年初電廠規模約7MW,正積極擴大布局,估計年底前再增加3MW至6MW,將總電廠規模擴充至10MW至13MW。新晶投控表示,除了自有電廠外,該公司也和馬來西亞商GUH在台子公司合作蓋電廠,可望成為公司未來營運穩定及成長的重心。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10/5365975?fbclid=IwAR0WUYXnHSihrDQVZf-LFHvJOju57OBu47aIOluv7tEsaiiaHmuaZL_sDg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