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力變國際競爭力!產業、新創、政府政策三管齊下,助台灣通過綠色轉型考驗

2021-07-13

2021.07.05 數位時代 陳映璇

當永續發展成為國際競爭力,台灣勢必會碰上一場綠色轉型考驗,面對國際的減碳聲浪,企業該先做好哪些準備、而新創又將會迎來哪些機會?

水泥、鋼鐵轉型低碳製程,不怕賣不出去

隨著全球對於減碳的要求趨於「淨零」,對於石化、鋼鐵、水泥、貨運、航空與海運這些本質上「很難脫碳」的產業而言,考驗日益嚴峻。

在台灣,這些產業就占了台灣總碳排放量約39%,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無論是對於中鋼、中油等國營事業,或民間相關企業,政府都要有更明確、具體的淨零排放布局,提出統整性的減碳策略。

比照政府2016年推能源轉型政策,像是太陽光電有2年推動計畫,由行政院層級監督,趙家緯建議,未來針對碳排量大的製造部門,「政府必須把研發的力量抓進來,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合作形式。」

趙家緯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長期參與台灣氣候政策監督與能源轉型倡議,專長為永續轉型、工業生態學等。

舉例來說,要促進鋼鐵業採用生產成本較高的低碳製程,首先鋼鐵業的客戶要願意買單。而全球確實有愈來愈多大企業,將減碳概念具體落實在產品的生產和製造上,包括:瑞典鋼鐵公司SSABVolvo集團合作,訂於2021年生產以「零碳鋼鐵」為材料的概念車;丹麥離岸風電業者沃旭能源(Ørsted)則承諾於2040年達到淨零排放,將來製造海上風機也需要零碳。當這樣的趨勢成為必然,台灣的中鋼若轉型做低碳鋼鐵,就不怕賣不出去。

其次,各國政府也會透過政策創造需求。考量到高達3成的水泥是應用在公共工程上,加州通過的潔淨公共採購方案就規定,未來新的社會住宅都要使用「低碳水泥」,促使水泥業者採用低碳製程。

同樣地,未來當電動車成為主流,石油需求量降低,國內石化業者終將面臨油轉電的巨大變革。趙家緯認為,台灣中油的油品以內銷為主,勢必會出現產能閒置的問題;在石化產品製造方面,也要朝高值化產品發展,兼顧循環、低碳目標。

減碳將帶動新科技發展,是大好機會

2050年淨零排放的競爭是從今天開始,不是30年後!」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語重心長地說,早年台灣企業拚命排碳,不投資環保,只追求降低成本,但未來減碳成功的企業會更有競爭力,不僅減碳技術可以出售獲利,重視形象的品牌廠商也會更樂於合作。

過往,企業基於成本考量,往往將高污染、高耗能生產轉移到排放約束較低的國家,再將產品運回國內,但碳關稅上路之後,未來進口商品都要課徵碳稅,廠商跑到全世界也躲不掉,「低成本的國家,將不會被犧牲。」

工研院副院長兼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認為未來減碳成功的企業會更有競爭力,不僅減碳技術可以出售獲利,重視形象的品牌廠商也會更樂於合作。

彭裕民直言,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有把握在2050年一定做得到淨零排放,前10年大家還可以拉緊褲帶拚命減,第二個10年就要導入新技術,第三個10年幾乎全部是新科技應用。因此,減碳將帶動新科技、新原料的發展,也為新創公司帶來機會,如同特斯拉(Tesla)從電動車找到了商機。

未來的世界裡,交通運具將全面電氣化,電動車、電動巴士、電動飛機都會成為日常;所有設備製程都要低碳生產;所有材料、產品、衣服與鞋子也都要循環再利用……,企業必須好好思考,在這波大浪潮下,自己的公司在未來1020年,還能繼續存在嗎?「若不做出改變,很可能10年後就活不下去了!」

財政部須盡早研擬碳稅,讓企業暖身

生活在水價排名全球倒數第2、電價全球第4低的台灣,談到淨零排放的課題,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認為,當務之急是從結構面結解決問題,先做到水、電價格的合理化,再談課徵碳稅。

「產業缺料價格都會漲,台灣缺水水價不能調,電價也持續凍漲。」黃正忠表示,自然資本必須反映合理真實的價格,才能促使產業節約使用。

黃正忠長期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綠色創新、碳管理等,現為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專長為能源及工業廢棄物熱處理領域,長期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綠色創新、碳管理等。

至於國際間目前只要有碳排放、就課徵碳稅的「以價制量」做法,黃正忠引述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的說法指出,各國財政部在稅收上,將從針對「收入課稅」轉為「碳徵稅」,以協助企業達到整體減稅的效果。假設未來公司繳稅的項目增加了碳稅後,當企業愈努力減碳,所課徵的碳稅金額就會降低,達到整體減稅的效果。

現階段,台灣並非由財政部徵「碳稅」,而是傾向環保署收「碳費」,以每噸碳為單位課徵固定費用。面對國際碳關稅實施在即,黃正忠建議,環保署是防弊單位,難以驅動企業減碳,最好還是由財政部著手提出明確的主張,「邁向低碳不是一、兩天就做得到,而是需要及早做準備,讓企業開始暖身。」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3871/delta-panasonic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