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要面對碳關稅,民立委呼籲盡速完備碳定價、跨部會動起來

2021-09-03

作者 Daisy Chuang |   2021 年 07 21

歐盟上週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法案,2023~2025年試運行,並在 2026 年起正式對出口至歐盟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面對台灣該如何應對?

今日(21 日)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蔡其昌、蘇巧慧及林楚茵邀請專家學者共同召開記者會,強調美、日皆表達將跟進碳關稅制度,所帶來的全球效應恐影響各國產業鏈,並提出四大具體方案。

包括希望盡速大修《溫管法》成《氣候變遷行動法》;完備碳定價法規並快速執行,接軌歐盟及國際碳關稅;提出具體方案協助產業低碳轉型,研議台灣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淨零路徑納入各部會政策規劃,更點名財政部,應快速制定碳稅。

之所以如此急迫,主要是因為即將上路的 CBAM 法案。

  1. 2023~2025 年為試運行期間,受管制的出口商必須每一季提交報告,內容應包含溫室氣體排放資訊,以及出口國的碳定價規範。2026 年開始正視課徵。
  2. 第一波管制產品包括水泥、鋼鐵、鋁業、肥料及發電業等五大行業,未來將逐步擴大。
  3. 若出口商可以證明產品在原產地國已有負擔碳價,並且也未受到任何形式的豁免或補償,則可能獲得責任抵減,減碳標準若優於歐盟甚至可免徵。

雖說現階段只有歐盟祭出碳邊境調整機制,台灣受管制的也只有鋼鐵,但歐盟此舉這也帶來漣漪效應,類似「為什麼得繳錢給其他國家呢?」,美國與日本也正擬定相關機制,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提及美國碳關稅最新動態,禮拜一已提出碳關稅具體版本,擬 2024 年開始課徵,其中低度發展國家不用繳交,若沒有對美國課徵碳關稅、減碳幅度跟美國相同的國家也不用。

若美日也與歐盟一同課徵碳稅,占台灣出口占比約達 30%,不過出口商可以證明產品在原產地國已有負擔碳價,獲得相關減免或豁免,這應是台灣的機會。

未來歐盟也可能會更加嚴格,KPMG 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服務亞太區負責人黃正忠說明,CBAM 法案被包裹在歐盟的 Fit for 55 氣候變遷草案中,即 2030 年減碳比1990 年少 55%,在 Fit for 55 大計中,除了推出 CBAM 外,還有擴大歐盟碳交易體系、2035 年禁燃油車、建築與運輸燃料供應者納入碳排放交易、提高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能源效率標準、實施能源稅改、用自然碳匯減少碳排、設立社會氣候基金。

趙家緯指出,政府應盡速制訂碳定價,認為時持上最快的是「碳費」,且得在修法之後才可以趕在 2023 年推出,但碳費機制可能還不夠,還是需要「能源稅」與「碳稅」,並點名財政部應加速以趕上 2026 年;同時也認為企業應接露並登記企業的碳資訊,標準是否有跟國際接接軌,讓民眾也要可以監督。

蔡其昌則指出,2023-2025 年試運行,對台灣來說已經不是責任與形象,而是企業的生存,這個轉變更需要調適與適應期,政府應該要引導企業應對 2026 年到來,逐步適應與因應變化。台灣也與南韓等其他國家不大一樣、以大型企業為主,台灣中小企業居多,需要更多的彈性與時間來應對。

蘇巧慧也呼籲,《溫管法》修法應加速進行,針對碳定價問題,不僅環保署,經濟部、國發會等等相關部會也要加入,趕快就碳定價、碳費收取的機制,以及未來減碳的路徑圖做出明確的規劃與宣示。

https://technews.tw/2021/07/21/cbam-taiwan/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