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排放就靠減碳4招,9成綠電、禁燃油車都是嚴酷挑戰

2021-09-03

目前企業面臨3大挑戰,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分析,首先是碳關稅效應,如果減碳不力,企業就會被懲罰;其次是環境資訊揭露,企業必須盤點碳排放量,揭露產品的碳足跡;第三是金融面,如果企業生產製造對環境不友善,可能無法取得貸款,面臨被撤資風險,挑戰將撲天蓋地而來。

2050淨零排放就靠減碳4招,9成綠電、禁燃油車都是嚴酷挑戰.png

淨零排放靠4大減碳支柱 2050年9成綠電能成嗎?

針對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路徑,由台大風險中心與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等共同完成國內第一個調查指出,台灣若要達到2050淨零排放,有4大減碳支柱。趙家緯說明,首先是提升能源效率,2050年每賺1元所使用的能源是2020年的一半,亦即能源效率倍增;舉例來說,石化產業結構轉型,生產製程減少使用的石化原料,改用較高比例的再生料,可以大幅提升能源效率。

其次,運具電動化。目前台灣道路上非燃油車僅占2.6%,到了2050年,應該大幅提升為82%,亦即道路上每100輛車有82輛是電動車。趙家緯指出,要達到這個目標,依研究團隊推估,台灣最晚必須在2040年禁售燃油車。

第三,在電力系統結構方面,該研究依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台灣的電力有9成來自再生能源,而天然氣占1成。趙家緯分析,由於晚上沒有陽光,台灣必須大力發展儲能系統,把白天的太陽能與風能儲存起來,供應晚上所需電力。

依該研究估算,透過能源效率倍增、運具電動化、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之後,台灣每年仍有3500萬噸的二氧化碳必須抵銷。趙家緯指出,台灣的森林每年可以吸收約2000萬噸二氧化碳,另外的1500萬噸則有賴「負碳技術」吸碳,如生質能加碳捕捉封存,或直接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加以封存。不過,目前這些碳捕捉技術還有些問題要克服。

面對全球淨零賽局,依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特別報告,真正的關卡在2030年須減碳50%,目前剩下9年的時間,如果平均每年減碳5%,對國內企業而言,有如天方夜譚。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搖頭說,「國內多數企業負責人不知道,何謂淨零排放,這是最大的危機!」

https://rsprc.ntu.edu.tw/zh-tw/media-exposure/reports/1597-net-zero-0708.html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