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碳關稅 改寫商貿生態

2021-11-04

工商時報 鍾志恆 2021.11.04

歐美等已開發國正著手一項對抗氣候變遷的實驗,就是透過碳關稅來減少排放,外界認為這可能改寫全球商貿規則。部分開發中國家則批評這是變相的保護主義,會引發更多貿易紛爭。  

歐美各國正試圖把實驗對象鎖定鋼鐵、化學和水泥等產業,只要業者所在地是碳排放量相對低的國家就具有競爭優勢。美國商界尤其相關產業對此構想的接受度愈來愈高。  

美國跟歐盟在10月底宣布結束鋼鋁關稅戰,並提出一項史無前例、包含碳關稅概念的貿易協議,聯手限制進口碳排放量高地區生產的鋼材。  

歐美沒透露如何與何時實施該計畫細節,只表示會在未來兩年內展開。拜登強調該協議有助限制歐美市場進口像中國等傾銷以高污染方式生產的鋼材。外界認為中國與烏克蘭的全球鋼鐵市占率,可能被低排放的加拿大與韓國對手搶走。  

被稱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碳關稅是要堵塞國內未能阻止碳排放的政策漏洞。即過去一個國家對鋼廠課碳稅或加強排放規範,會增加其業者成本與產品售價,反鼓勵買家轉向購買高排放國家生產的低價鋼。  

部分依賴出口的開發中國家批評碳關稅措施是用來掩飾保護主義的貿易壁壘,可能破壞世界貿易規範並引發糾紛。  

顧問公司KGM & Associates與全球效率情報(Global Efficiency Intelligence)報告指出,全球四分之一廢氣排放估來自跨境貨物貿易。許多已開發國家能減少排放量,其實是把排放「外包給」缺乏資源投資更乾淨和先進技術的發展中國家。  

歐盟目前採取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歐洲企業必須取得碳排放許可,為符合規定,排放量高企業要跟有排放餘額的企業購買碳權。目前每公噸碳排放許可轉手價約60歐元。  

歐盟7月提出碳關稅建議,會對歐洲以外企業收取等同歐洲企業支付排放許可一樣高的碳稅。最初實施對象為鋼、鋁、水泥與肥料等四大高污染產業。歐盟希望在2025年執行此計劃,為歐洲在2030年底減少55%碳排放量的措施之一。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542832.html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