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面臨內憂外患

2021-11-10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作者: 韋伯韜 ( 10月25日)
台灣並非地大物博,反而是地狹人稠,資源短缺,幸好有比較完整的製造業,出口創匯,造就了經濟的長期穩定高速成長,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支撐,迄今屹立不搖,從晶片、面板到人纖,台灣產品旺銷全球,使得以購買力評價的人均GDP排名,在二千萬人口以上的國家中,台灣僅次於美國,成就斐然。居安思危,必須了解台灣製造業正處於內部資源不足、外部碳排放管制壓力的內外交迫嚴峻挑戰之中,稍有不慎,必定危及供應鏈、生產、出口以至經濟成長。

依最新的工業及服務業普查,台灣製造業的生產總值占比53%,生產毛額占比43%,勞動力占比29%,用了300萬菁英員工; 2020年台灣出口3451億美元,製造業占比98.6%,其中的電子零組件即占39.3%,資通與視聽產品14.3%,製造業之外的出口,僅餘農產品的1.4%49億美元。全球市佔居於前茅的製造業產品有晶圓、面板、主機板、印刷電路板、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客戶端設備產品線、WLAN無線區域網路、Cable電纜、PND個人可攜式導航裝置、ABS防鎖死煞車系統、高階自行車、電解銅箔、高爾夫球頭、玻纖布、機能性布料、速食麵、茶飲料。 製造業重要性不言而喻,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沒落,台灣下場會比香港、新加坡更慘更困難,因為沒有他們那樣堅強的國際金融業支撐,很可能直追委內瑞拉,因為類似委國,獨沽石油業。

台灣面積3.6萬平方公里之中,地面平原不到三分之一,要用於居住、工業生產及農耕,處處抓襟見肘,地底僅有一點點煤與天然氣,早就開採光了,山高水短,不足以支持水力發電,於是台灣如同日本,成為全球唯二的能源孤島。土地、水電,遂成為製造業的天然制約。旱災與水災交替,週期越來越短,變化幅度越來越大,台灣與全球同步。台灣長久未有新電廠,供電早已不足,需要行政院副院長每天專責緊盯當天會不會停電,風電日電要看天吃飯,不是穩定發電。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年用全台5%的電力,4%的工業用水,被迫高價購買綠電,其新竹廠用了科學園區1/3的供水,缺水期要備幾千輛水車維持,地方政府為之焦頭爛額以至於又愛又恨。

至於製造業的外部壓力,除了地緣政治的合縱連橫,最大的威脅就是碳排放管制壓力的嚴峻挑戰二氧化碳排放引發地球暖化及氣候異常,引發各國越來越多的風災水災,這些人禍所導致的天災,各國人民深受其害,各國領導人也不得不予以正視,聯合國也必得出面處理。歐盟在這個議題領先全球,制定「歐洲綠色政綱」,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也就是淨零排放,要依產品生產時的整個供應鏈排碳量,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進口碳排放關稅,至每公噸目前60歐元,並修改「碳排放交易體系」(ETS),鎖定能源、工業、運輸與家庭等高排放領域,要求相關業者購買碳排放許可,也就是碳權,為自己製造的污染排放付出代價。

台灣迄今仍以「2050年排碳量回到2005(2.9億噸)的一半」這個2008年所訂的陳年減碳目標,作為政府環保政策,2019年排碳量2.8億噸,沒有比2005年減少什麼,其中台塑占19%,國營企業15%,台積電4%。直到最近,迫於各國紛紛確定零排目標,不減排就沒生意,政府才不得不口頭宣示於2050年零排,但僅只於口頭,沒有政策,沒有立法,當然沒有可供各行各業依循的具體目標與時程。過去十五年,減排的績效是零,要在未來若該歲月,從2.8億噸達到零排目標,真拚。

以發電來說,全台70%排碳量來自發電,供給3000億度電力消費,其中工業用電約佔一半,由於電力除了少量(8%)發電部門自用者外,其排放量都歸屬於間接排放,不再列入國家排放量,但企業用電所產生的(間接)排放就要計入該企業的排放量,就如台積電的排放量,就是其工廠所排放氟化物的約當排碳量,加上其所用的150億度電的發電排碳量,共計排碳量1200萬噸,必須在短期內歸零,因為台積電的大客戶蘋果(佔訂單的25%)已經宣布,自2030年起,每一台蘋果產品都會是「淨排」。由是知,發電與用電,都要淨零排放,這要多拚,還要低電價,還要穩定供電,還要廢核,放棄零碳排放的核電,豈是有解之題?

這就是製造業的困境,一些對歐出口的小企業正在憂愁,因為已經被歐盟買家依其「供應鏈企業責任法」,揭露「非財務資訊」,要求填報碳足跡以及供應鏈排放,勢必被徵碳稅,微薄的毛利就要泡湯,公司就要收攤。大如台積電,一旦支付碳稅,利潤就要大傷。國內碳排放難減,國外產品淨排與排碳稅的要求在即,製造業的內憂外患正方興未艾,而製造業是台灣經濟的命根子。
(
本文刊於202111月號卓越雜誌)
#製造業 #碳中和
台灣製造業面臨內憂外患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s://www.npf.org.tw/1/24449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