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碳中和策略與產業發展

2021-11-10

為面對全球極端氣候變遷,落實蔡總統宣示2050台灣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以及因應產業界繼之而來諸多挑戰,全國工業總會特邀集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國內鋼鐵、石化、水泥、造紙、半導體、電子資通訊、紡織等產業領袖和相關學者專家舉辦「我國邁向碳中和的策略與產業發展論壇」。因受疫情影響,此次會議採視訊與實體方式同步進行,除實際應邀到場者40餘位外,參加線上討論者多達1500餘位,顯見大家對此次議題之關切,本文特摘錄論壇重點及結論全文以饗讀者。

文:李立穎整理

目前全球每年CO2的排放總量約為500億噸,以此數量估算,不出10年,即2030年之前,人類就會陷入嚴峻的氣候危機。 

 

面對迫切的危機,歐盟開了第一槍,規劃於2023年起,逐步對進口的水泥、電力、肥料、鋼鐵和鋁業等產業課徵「碳關稅」,預料美國、日本等世界主要市場將跟進。 

 

全國工業總會於10月1日舉行「我國邁向碳中和的策略與產業發展論壇」,特別邀請行政院、經濟部、環保署進行報告,讓大家了解政府部門推動碳中和的進度與做法;並邀請台塑、中鋼、歐萊德公司分享節能減碳的經驗;同時針對三個不同面向的議題進行圓桌論壇,期望盤點目前產業在節能減碳遇到的困難,並集思廣益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法。 

 

主席與貴賓致詞 

 

大會主席、工總副理事長苗豐強致詞提到,台灣不能像中國一樣,以非常粗糙的緊急停電來減少碳排放,這對中國今年下半年GDP會有很大的影響。他還說,雖然我國不易參與國際氣候協商談判,但擬定相關政策,是經濟部門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尤其碳費定價,攸關國家淨零碳排願景,以及產業競爭力。 

 

苗豐強指出,電子零組件、石化和煤炭產品以及金屬製造,貢獻了我國75%製造業總附加價值和65%的就業,因此面對各國陸續推出的「碳定價機制」,定價工具主要有「碳稅制度」和「碳排放交易系統」兩種,對於我國的出口勢必增加成本與影響競爭力。 

 

目前全球每年CO2的排放總量約為500億噸,以此數量估算,不出10年,即2030年之前,人類就會陷入嚴峻的氣候危機。 

 

全球已經有65項碳定價機制,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上路後,進口產品要繳很多稅,將對外銷導向的台灣產業造成劇烈影響。 

 

圓桌論壇主席、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則建議政府,盡速以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公布2030、2040與2050年的能源配比,「雖然各界有很多意見,訂定很困難,但醜媳婦早晚要見公婆。」要及早公布,產業也能及早布局與準備。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論壇中指出,台灣年碳排約2.75億噸,僅占全球0.6%,但人均碳排高、產業以外銷為主,會被各國市場要求減碳,以即將上路的碳定價制度的費率而言,台灣不能落後其他國家,但也不用走到最前面,徒增產業負擔。 曾文生盤點碳中和、永續發展、2050淨零碳排有三大重要路徑,包括技術、產業市場合作、政府建立調控工具等,在技術方面,要發展節能、加速電氣化、發展低碳電力、低碳能源貿易以及碳捕捉與儲存技術;產業市場面,經濟部會與金管會討論,希望企業將減碳規劃、路徑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專章,來加速減碳,同時,經濟部與環保署也應搭建平台分享產業減碳知識,並推動跨產業的減碳供應鏈。 

 

最後在政府調控工具上,收取碳費可能是核心的政策工具,這已經不需要討論,但要怎麼收、收多少、怎麼利用才是討論重點,且除此之外,政府也要思考調適工作,也就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所衍生的各種風險。 

 

曾文生表示,減碳最好的是「節能」,能少用一度就減一度電的碳排,減少能耗、提升能源效率是達成碳中和的首要任務。要深化減碳工作、減少燃燒碳排,工業鍋爐、汽車引擎等內燃機、瓦斯爐都要逐步電氣化,「減少燃燒改用電力,並減少發電的碳排。」能源轉型的低碳發電方式,是減碳的重要的任務。 

 

專題報告 

 

一、我國邁向碳中和的策略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表示,針對碳中和議題,行政院著手進行許多評估,近期將公開完整報告。 

 

碳中和的國際趨勢相當明顯,相關氣候議題已談判30年以上,2020年以來遭遇的新冠疫情像隨堂考試,而氣候議題是期末考,預期在2050達到碳中和目標,亦是台灣產業競爭力的生存關鍵。 

 

目前台灣碳排放占全球0.6%,居全球排名20幾名,但人均碳排放較高;美國歐洲皆在下降中,中國則宣布2060年達到碳中和。 

 

台灣的碳排放在2007年達到高峰期,隨即持續下降中,將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相關氣候談判議題每年都有進展,預估將在2030盤點全球進度,目前的碳排放議題,明顯已由科學議題,轉為政經議題。 

 

林子倫觀察美國加州的碳排放路徑圖指出,加州是第一個由地方政府主動發起的淨零碳排放政策,將在2050達到零排放,而且100%使用再生能源,2020年加州再生能源已達40%,相當具有指標意義。 

 

加州政府已公告2035年禁售油車,要知道加州為全球重要的大型汽車市場,由加州所訂的環保標章,相當於全球標準,對全球汽車市場具指標意義。 

 

觀察全球去碳化報告,顯示此為全球脈絡,我國可提升再生能源比重,雖然初期的比重不大,但具有擴散效應。 

 

台灣的碳排放在2007達到高峰期,隨即一路下降至今,目前台電公司施工中的離岸風電已完工1~2GW,綠電比重正在提升中,預估2025可努力達到10%。 現階段客觀觀察台灣在降低碳排放的表現,與日本相當,甚至超越新加坡,碳排放量持續在下降中。 

 

有關碳中和策略方向,以替代能源、再生能源,及產業能效提升為主,另包括電氣化、碳定價等政策,已召集跨部會以及工研院、中研院集思廣益研討中,目前由經濟部擬定的碳中和策略圖最具代表性,重點包括:效率提升、電氣化(節能)、無碳燃料與氫能源。 

 

林子倫強調,針對碳中和議題,台灣走在國際腳步,需更多創新創意,就如同ifone手機可以取代過去20幾種功能,行政院除參考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外,明年度將廣泛思考,擴大參與討論。 

 

二、我國碳定價與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方向 

 

全球已逾130國宣示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環保署表示,碳定價制度會採碳費先行模式,且專款專用,用於輔導、提升企業低碳技術,近期將釋出溫管法修法草案預告。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以「我國碳定價與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方向」為題發表演講說明。她說,碳定價意為「替碳污染訂定價格」,作為減少碳排放或促進低碳投資的手段,可透過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和碳稅∕碳費兩種機制實施。 

 

ETS為設定企業核配碳排放上限,若企業因產能增加,碳排放超越核配量時,則須透過交易取得排放額度,達到總量管制目標,目前這部分以歐盟碳交易市場發展最為成熟。 

 

碳稅部分,以台灣來說,意即能源稅,近年已請財政部針對能源稅進行規劃,但因涉及貨物稅等課題,目前仍在評估階段;碳費則是會專款專用,用以推動溫室氣體減量、低碳工作等,兩者法律依據與用途均有所不同。 

 

蔡玲儀表示,國際上的碳定價有兩大做法,一種是採取總量管制,並允許接受管制企業間交易排放量;另一種則是收取碳稅費,各國採行的碳定價方式有別。 在總量管制模式上,蔡玲儀指出,我國受規範對象僅集中在特定30大企業,碳交易市場規模不足,會有流通性的問題。 

 

觀察國際碳定價實施現況,蔡玲儀指出,根據世界銀行資料,2021年實施碳排放交易有29國,使用碳稅、碳費有35國,加總為64國家或地區。不過,以2020年為例,530億美元碳定價收入僅涵蓋全球不到22%碳排放量,顯示碳定價必須加快推動。 

 

至於台灣,自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2015年上路後,環保署已提修正草案,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8月30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裁示,修法草案應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 

 

蔡玲儀表示,溫管法針對排放交易的修法盤點過程中,需依序進行碳盤查、核配額規劃,以及後續抵換交易等制度建置,最後由主管機關提報行政院核定實施;目前環保署正在碳盤查階段,已有初步草案持續與各界交流討論。 

 

蔡玲儀指出,因應國際減碳趨勢刻不容緩,將先採碳費先行、專款專用模式,用於輔導、輔助與獎勵企業發展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等,增加企業國際競爭力,近期將釋出修法草案預告。 

 

她強調,國際能否合作減碳是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重要關鍵,其中碳定價扮演要角,加上現今減碳已轉為國際經貿議題,政府正努力透過各種公私協力、社會溝通方式,盼加快腳步推進碳定價相關事宜。 

 

蔡玲儀說明各國現行碳定價機制,分為浮動式的碳交易市場,與固定的碳稅費兩種,台灣會以碳費先行的方式徵收,開徵時程與費率則尚未定案。國際上以瑞典每噸碳稅137美元最高,波蘭的0.08美元最便宜,歐盟碳交易市場價格目前約每噸62美元。 

 

在亞洲,每噸碳排收取新加坡3.7美元碳稅,日本收取2.6美元。而實行碳交易的中國則約每噸7.5美元,韓國約16美元,雖然韓國的碳定價是亞洲各國較高,但我們也觀察到韓國碳排量持續增加。 

 

三、國際碳關稅發展趨勢、衝擊與因應 

 

經濟部國貿局局長江文若表示,儘管台灣出口歐盟金額有限,但隨國際大廠供應鏈減碳要求日趨嚴格,企業改善製程、節能等至關重要,「做不到就可能會被踢出供應鏈」。 

 

江文若觀察國際碳中和趨勢,目前有131國宣布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例如美國拜登政府宣示在2030年要減碳50%至52%,是當初巴黎協定承諾的兩倍之多,同時提出提撥資金協助低度開發國家發展減排工作。 

 

觀察各國碳排占比,江文若指出,中國近30%、美國14%、歐盟則是9.6%;而不同於各國以2050年作為目標年,中國則宣示2060年才會達到碳中和,也在今年7月啟動碳排放交易市場,實施範圍從電力業者開始,未來不排除擴展至鋼鐵、建材等其他業別。 

 

江文若說明,按歐盟現行法案內容,2023~2025年為過渡期,歐洲進口商需於每年5月31日前申報進口產品數量、碳含量;另也要購買憑證,憑證價格則按歐盟排放交易市場波動價格而定。 

 

若出口國本身已有繳納碳費,則可進行扣抵;不過,各國碳費機制是否能被歐盟採納,相關驗證方式等細則皆尚未公布,後續需特別注意。 

 

另一方面,目前歐盟僅將鋁、鋼鐵、水泥、肥料等進口產品列入適用範圍,未來是否考慮擴大,都需持續關注。 

 

至於對台企影響,根據統計,去年台灣出口歐盟產值為9.7億美元,以鋼鐵為主;今年出口稍多,截至目前受影響金額為15億美元。儘管目前出口歐盟金額仍有限,江文若指出,「更立即面臨的是國際大廠對供應鏈減碳要求」,加上台灣大部分負責代工,「做不到就可能會被踢出供應鏈」。 

 

她舉例,亞馬遜、臉書等都有嚴格要求,NIKE亦同,鞋類代工廠寶成便承諾在2025年讓碳排量不再成長,並提出改善製程、節能、使用綠電等策略,為現今相關業者必須採行措施。 

 

江文若補充,貿易局近年持續協助出口業者進行碳足跡輔導,包含紡織、電子零組件等產業在內,經過碳足跡驗證後,就可加速企業成為國際廠商供應商,目前更進一步幫助業者取得國際承認的循環經濟認證。 

 

四、國內企業的減碳成功經驗 

 

(一)台塑:2030減排35% 

 

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分享,台塑與台灣一樣在2007年「碳達峰」,碳排量為6,148萬噸,隨後持續減碳,到2020年已降到5,183萬噸,減幅高達15.7%,遠高於全國減幅。短期目標為2025年減排20%,2030年將減少35%。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正在盤點2050年淨零碳排的可行路徑,會於適當時間對外完整說明。台塑年排碳量逾5,100萬噸,將近全台20%碳排放。 

 

林善志指出,減碳並非一蹴可幾,台塑自2006年就開始投入,管理階層必須很重視,各個部門才會落實,「減碳投資未必可在短期看到效益,但長期來看,絕對會看到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他也說,節能減排是所有產業未來最重要的技術,台塑在2020年投資316億元,估計未來每年可創造319億元的經濟效益。 

 

(二)中鋼:邁向無碳高爐 

 

中鋼總經理王錫欽表示,中鋼要達到碳中和有技術、資源與成本三大挑戰,中鋼煉鐵核心的高爐製程最為耗能,中鋼旗下6座高爐未來都會逐步汰換成智慧高爐,中鋼也規劃到2025年合計要減碳7%,並首度透露中鋼中長期將邁向「低碳高爐」與「無碳高爐」,2050年達到碳中和。 

 

中鋼過去10年內部節能減碳專案達1,163項,累計減碳量達135萬噸CO2/年,平均年減碳0.65%。 

 

王錫欽提到,高爐是鋼廠的重要核心,也是排碳能耗最大製程,中鋼已啟用第1座智慧高爐,有27項智能模組,透過AI演算來輔助決策,過去被視為「黑箱」的高爐,也能透視、可預知、易掌控,每年燃料費可省1,300萬元、減碳2,200公噸,中鋼會把旗下6座高爐逐步汰換為智慧高爐。 

 

中鋼以2018年為基礎年,王錫欽表示,減碳規劃有短中長期,短程到2025年,每年減碳1%,能採取的作法包括加大力度提升能源效率與增加再生能源等,中鋼今年盤點出305項方案,前8個月已完成減碳0.9%,目前中鋼的自發電比例也達到56%。 

 

此外,中鋼初步的碳中和規劃路徑也首度對外揭露,王錫欽說,中鋼規劃兩階段達成碳中和,規劃自2025~2030年雖維持傳統的高爐煉鐵、轉爐煉鋼製程,但要做到「低碳高爐」,由高爐添加還原鐵、高爐噴氫氣取代噴煤與鋼化聯產等三作法完成,估計可減碳20%。 

 

而到2050年要完成碳中和,中鋼要將高爐轉為「無碳高爐」,王錫欽表示,會利用CCS碳捕捉技術,同時參考歐洲經驗,開發氫能冶金新製程;目前中鋼已經攜手台大、清大、成大成立「氫能冶金研究中心」,投入減碳技術研究。 

 

(三)歐萊德:連續8年減碳近200公斤 

 

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表示,企業發展與環境永續,是不可分的,所以歐萊德早在2006年即制定綠色永續發展目標,2010年配合環保署展開碳足跡盤查、建構綠色供應鏈到完整落實減碳,2011年取得台灣第一批政府碳足跡碳中和認證,產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2012年在桃園打造綠建築總部及綠色工廠。 

 

2020年歐萊德在SGS(國際第三方驗證機構)查證下,宣告同步達成「組織型碳中和」 及「77項全品項的碳中和」,是全球第一家零碳的美妝企業,同年,歐萊德也入圍 RE100全球15大「綠色永續領袖獎」,也是全球率先加入RE100的中小企業。 

 

葛望平表示,2020年是歐萊德的零碳永續元年,自2012年綠建築總部成立以來,從「綠產品、綠總部、綠物流、綠行動」四大面向,總計減少1,913,054 kg的碳排放量。 

 

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表示,洗髮精作為被多次使用的消費性商品,使用過程也會產生碳排放,所以公司團隊從製造運送,直到消費端的使用,全面盤查碳足跡,去除不必要的化學用料,消費者在清潔時就能減少用水與耗能。他強調,各行各業都應以碳盤查做為零碳的起點,真正落實企業的社會責任。 

 

圓桌高峰論壇 

 

碳中和攸關產業未來競爭力,已成為掌控各產業命脈的關鍵,工總針對三大議題:我國產業邁向碳中和的轉型與發展、因應國際碳關稅如何訂定我國碳定價、如何盤點資源並協助中小企業共同因應與面對,邀集各大產業代表展開圓桌論壇,迫切尋找因應之道。 

 

議題一:我國產業邁向碳中和的轉型與發展 

 

此分組由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林聖忠擔任引言與分項主持人。 

 

台聚董事長吳亦圭首先建議政府,針對中長期碳中和的目標,先明確訂定達成目標路徑的規劃,尤其是2025年後的能源結構中長期的發展,政府與產業需要思考──如何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 

 

吳亦圭表示,政府積極規劃能源轉型,預計2025年要達成潔淨能源50%、再生能源 20%、燃煤30%及非核家園的願景,但依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的數據進度,顯示遠遠落後目標。在核電逐年遞減,再生能源的發展又不如預期的狀況下,政府需要正視潛在的用電危機。 

 

建議政府正視台灣能源問題,針對未來能源結構與發展妥善規劃合理且可行的中長期目標,除發展再生能源外,仍需考慮如何妥善分配能源。 

 

台灣用電大戶會積極建置及推動再生能源,和購買綠電憑證來因應未來趨勢,若短時間內爭奪再生能源,不僅會對中小產業產生排擠效益,也會大幅提高再生能源的建置成本。 

 

以行業別碳排放來看,產生最高碳排放的行業別為電力業,台灣主要能源是依靠火力發電,除改用天然氣以外,建議盡早規劃及討論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民眾黨立委蔡璧如表示,關於氣候變遷法,目前四個黨派已經發布八個版本,政府如果不趕快提出具體減碳目標、期程及路徑,企業就無法預作準備及因應。 研究報告指出,台灣碳定價若每噸收300元,到2050年可以讓GDP成長1%;如果台灣不實施碳定價,2026年台灣產值反而會損失757億的台幣,這就是所謂的低碳經濟、綠色經濟。 

 

水泥公會理事長李坤炎表示,台灣的水泥產業屬於高排碳高耗能,水泥業的排碳高主因是使用石灰石、燃煤及電等高耗能原料。水泥業首要規劃將朝「循環經濟」推展,重複利用其他產業的廢棄物,來降低排碳量。經過一系列操作許可申請,需要地方政府與中央能夠連結起來,縮短申請作業時程,則未來水泥業可以大致上減排50%左右。 

 

現階段主要考量碳捕捉技術,另台泥正在籌備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鋼鐵業的爐渣作為吸碳的材料後,進而再替代砂石,使天然資源使用量降低,循環再利用後又變低碳材料,混凝土也可以再減碳。 

 

中華紙漿董事長黃鯤雄表示,台灣的能源98%皆仰賴進口,自主能源的比例僅占2%,台灣若要達到碳中和將會遇到很大的障礙,需要大幅提升自主能源開發。台灣有2/3農業用地,若想要達到自主能源開發,必須加強開發綠色產業並設置獎勵辦法。 

 

自主能源除風力、太陽能外,必須要大力推動循環經濟、活化廢棄物再生、活化農業廢棄物轉能源,同時更生森林林相,提供永續生質燃料建立穩定料源。 造紙業具備汽電共生系統,熱效益大約占80%,政府可善加利用造紙業汽電共生系統提升能效,藉以加速去廢代媒的路程。 

 

東和鋼鐵執行副總黃炳樺建議政府,盡快制定公布相關調控機制及配套措施,讓產業可趁早依循因應,並有充裕的時間做調整。例如:溫室氣體盤查ISO14064 2016年版何時落日,且環保署尚未決定是否使用ISO14064 2018年版,若將使用ISO14064 2018年版,產業仍需時間調適並與世界接軌。 

 

現今世界的知名企業陸續要求其上下游廠商一起朝向碳中和目標邁進,無法達成要求的上、下游廠商會面臨困難。達到碳中和淨零排放的標準需要長時間的努力,當產業開始了解及關切是否有辦法執行,進程會緩慢許多,長期下來會喪失國際的競爭力。 

 

政府若要制定能讓不同產業別的企業均可接受之辦法,是相當困難的任務,建議政府盡早公布讓不同產業別的企業在相同的範圍內提供公平的競爭條件,使企業遵循各產業制度,朝向碳中和目標努力。 

 

永豐紙業董事長何壽川表示,我國需要能源轉型,所有執行困難都在政府單位,台灣能源轉型若做不好,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 

 

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不能以太樂觀的角度,並不是訂定法規及目標就可有能達成。歐洲至今的再生能源能占比38%,基礎建立於其森林資源非常充沛,且建築皆以木頭為建材的關係,將既有的森林資源再結合建築業。 

 

台灣至今能有60.7%的森林覆蓋面積,最主要的原因為過去50年來嚴格禁止伐木,才有今日寶貴的資產。建議林木資源必須有專業的伐木規劃,使其不發生火災與可復原的程度,即可自產部分能源。 

 

只要政府訂定獎勵辦法與機制,民間金融單位絕對配合做綠色及再生能源,台灣的優點在於能將固體廢棄物變成再生能源,算是台灣能源的戰備物資,若政府仍舊不訂定相關法規,固體廢棄物則無法轉變成資源及能源。 

 

正隆董事長張清標表示,循環經濟是台灣邁向碳中和的重要解方。 

 

呼籲政府重視造紙循環產業的減碳貢獻,支持並投入資源協助造紙業發展。正隆積極發展太陽光電、風電、沼氣發電等綠電,此外,造紙業因製程需要蒸氣,都設有合適的生質能汽電系統,搭配使用製程內生的SRF替代石化燃料,以及部分農林廢棄物等生質燃料。 

 

目前再生能源、天然氣、生質燃料與鍋爐灰渣都面臨料源穩定性、價格、用地與法規等問題,阻礙企業發展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期望政府單位適時提供協助,如協助整合廢棄農林生質燃料,交由造紙業者再生為能源,以及促成末端混燒灰商業化利用,形塑島內資源循環再生、邁向零廢棄,發揮實質減碳效益。 

 

目前針對負碳技術、綠氫能及創新技術,仍有賴政府單位、智庫的大力輔導,也期待政府訂定明確政策,讓企業即早因應轉型,找到對的方法,共同邁向淨零目標,也期望政府要立法支持脫碳技術發展,激發創新永續科技出現。 

 

台灣區人造纖維公會理事長蘇百煌表示,台灣機能性的紡織品在世界相當出名,機能布約70%在台灣自產,以台灣化纖產業來說,主要使用石化原料,原料來源包括遠東、南亞、中石化及中油等,相當需要用石化產品,在生產當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電力及能源。 

 

台灣在2015年足球盃後,利用寶特瓶回收製成的機能性衣服,外銷到全世界的知名品牌,台灣是重要供應鏈的其中一環,也知道如何跟上國際的趨勢及潮流。利用寶特瓶材料取代石化材料,將可以減少70%的碳排放。 

 

相關製程包括冷凍水及壓縮氣體,是相當高能耗的產業,但已經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供應商,且是台灣相當重要的品牌,建議環保署提高寶特瓶回收效率,回收系統規劃越完備,則碳減少得越多,使塑膠與紡織有更好的搭配,逐漸往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議題二:因應國際碳關稅如何訂定我國碳定價 

 

本場次由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擔任引言與分項主持人。 

 

東和鋼鐵執行副總黃炳樺表示,碳交易制度應不可行,碳費收受多寡難以用人為訂定,且各行業承受能力不一,如碳費先行,建議健全配套措施以供各行業之公平競爭,如碳費徵收無法考慮碳邊境稅務,恐使部分產業遭遇困難。 

 

黃炳樺指出,相關產業政策訂定困難,且碳權有價值,建議碳交易制度、碳費價格應以自由市場經濟決定,如碳中和屬國際主流價值,相關議題可強化導向國際主流意識,促進我國產業升級、產業轉型乃至淘汰之機制 

 

因我國碳權價值低落,且各大企業不敷使用,導致無人釋出碳權、碳交易市場狹隘,因此我國難以實施碳交易市場、碳費徵收等政策。 

 

遠東新世紀營運長張丙秋指出,我國應設計完整之碳費、碳交易制度及配套措施,建議碳交易市場應有核配額度,且相關制度應多加強化產業關注之公平性、國際接軌能力等。 

 

我國產業主要為外銷導向,競爭對手主要為日本、韓國與中國,建議應與上述國家接軌相關制度,並強化競爭國家相關制度資訊蒐集;除供產業參考,也可避免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 

 

針對碳費收受議題,不建議政府針對產業進行費額普收,建議費用訂定應高於企業減碳成本並提供核配額度,強化產業減碳動力。 

 

理律法律事務所律師蕭偉松建議政府,應強化邊際效益、充分衡量制度誘因,以強化企業減排動機,如果規劃普收碳費,將會對企業缺乏減碳誘因,另針對碳定價之訂定,應考量對我國業者國際競爭力之影響及衝擊。 

 

氣候變遷與非核家園等環境議題疊加,將難以取捨我國能源結構,建議我國能源政策應務實盤點及科學性檢討,避免法案訂定、技術開發等未能即時解決氣候問題。 

 

目前國際碳中和路徑應已大致底定不會再有太大變動,建議政府及企業應簡化如再生能源開發或者生質能使用等相關程序,並減少障礙,以利於迫切之時間內達成我國承諾之減碳目標。 

 

工總常務理事何壽川表示,政府應界定並釐清再生能源及生質能之使用,及相關碳費之收受關係,以利企業針對能源使用進行盤點,更新企業能源選用結構。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環保署主張碳費先行實施,並擴大相關盤查對象,並規劃透過碳交易平台建置,及總量管制等非市場機制進行碳排管制,以達未來減量目標。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表示,經濟手段最容易威脅企業,如碳市場、碳定價、碳費等等經濟制度之實施,其中歐盟屬最具手段之政體,相關規定係避免企業進行漂綠,如需進行減碳,還須留有相當資金進行投資,促成產業轉型。 

 

碳排放交易市場之建立必會對企業有相當大之幫助,且企業排放涉及永續金融等等,應可誘發企業進行永續投資。 

 

以我國為例,僅有少數企業揭露環境資訊,相關工作仍離核心價值很遠,應可於法規制度規範企業揭露環境資訊等內容,促進企業投入準備,目前有5,900家企業進行企業內部碳定價,相關價格範圍相異甚大。 

 

議題三:如何盤點資源並協助中小企業共同因應與面對 

 

本場次邀請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擔任引言及分項主持人。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指出,面對台灣中小企業型態,許多織染廠並無碳中和相關知識概念,因此建議透過淘汰高能耗舊設備,對有意願再投入之廠商給予補助措施,再由說明會宣傳碳中和相關知識,透過以上方式帶領產業供應鏈一同前進。 

 

目前許多海外紡織廠廠房屋頂有增設太陽能板,甚至廠內的路燈使用風能及太陽能發電,建議中型以上企業對負碳能力及綠電之再投資以獎勵方式(包括租稅)使企業再投入。 

 

工總副理事長林明儒表示,目前前30大二氧化碳排放源占製造業70﹪,電力部門占了半數,排放核配權、盤查核配量將失去平衡,此30家企業碳交易量大,建議溫室氣體排放計算將電力部門排除。 

 

碳排量較高之產業屬發電業、水泥業、鋼鐵業,碳邊境稅幾乎由鋼鐵業繳納,若所有產業一同核配,實際執行上有困難。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希望由經濟部國貿局與工業局,組成輔導團隊,並由環保署整合「淨零平台」成為幕僚單位。 

 

民眾黨籍立法委員蔡壁如認為,若實施碳費,建議於淘汰舊設備前,先行輔導廠商。目前碳費為環保署專款專用,前身屬空污基金,短期內可馬上施行,惟長時間財政部稅制的部分還需銜接碳稅,此部分應再多加討論。 

 

歐萊德公司董事長葛望平表示,現行包裝品大多為塑膠製品,塑膠品具有鼓勵回收政策,卻無再製政策,回收基金皆給予回收業者,但90﹪回收之塑膠為焚化處理,故還需鼓勵再製。 

 

歐萊德公司認為,再生聚酯(rPET)可開發碳權,其回收再製可減量80﹪的碳,因此建議台灣應有碳權交易所,並有主導開發碳匯之第三方協助機構,降低開發碳費及碳權成本。 

 

中華紙漿公司董事長黃鯤雄表示,碳中和需綠色料源(生質能、地熱等),政府提到「532」能源配比,實務上無法達成,建議政府重新檢討料源之來源,現行許多法規使料源無法活化。 

 

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壽川建議經濟部,成立碳邊境聯盟,透過工總引領,帶頭上游廠商與下游廠商,協助廠商計算碳足跡,解決中小企業碳足跡之相關疑義。 

 

並建議各產業對政府相關獎勵辦法提出可行方案,同時可以透過工總從減碳、排碳等獎勵部分,與各公會持續討論具體獎勵辦法,提供政府參考。 

 

結論 

 

一、對於政府的五項期待 

 

(一)提出明確的綠色成長戰略與對應資源 

 

1、政府應以推動淨零碳排、永續發展為國家長期政策與目標,儘速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建構新的治理架構並規劃行動方案,以因應國際零碳排放的趨勢與要求。 

 

2、行政院應提高「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層級,以指揮、協調中央主管機關與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研議及檢討溫室氣體減?與氣候變遷調適之分工與整合相關事宜,並訂定明確之KPI進行管考;定期召開全國氣候會議,邀集各領域、不同世代與族群共同商議氣候政策,追蹤執行進度與瓶頸。 

 

3、政府應參考歐盟的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 EGD),或是美國的擴大公共建設計畫,並大幅提高零碳轉型、清潔能源投資、低碳技術研發及就業創造之預算,將零碳轉型充分併入疫後時期的經濟復甦計劃,藉此促成我國低碳經濟的形成;並且強化國際雙邊或多邊在碳中和領域法規、技術、能源層面的合作。

 

 (二)健全政策法規 

 

1、儘速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法規內容應包括減碳目標、路徑期程、部會權責、碳定價制度、碳費用途、管理及執行方式、低碳技術、?勵誘因、政府民間合作模式、諮詢機制等項目。 

 

2、政府應運用法規與誘因工具,鼓勵使用與設置再生能源,降低產品碳足跡,並儘快協助產業提升能源效率、研擬因應國際碳關稅衝擊策略、發展永續能源及固碳、負碳技術。 

 

(三)儘速建立碳定價、碳排放交易機制 

 

1、環保署及相關部會應儘速制定公平合理的機制,包括建立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機制與碳費定價等機制,並研擬可與國際碳交易對接的碳定價政策與配套措施,以降低產業衝擊。 

 

2、徵收碳費前,須審慎評估對產業的影響,並符合環境有效、成本有效及公平之原則。 

 

(四)強化跨產業別的整體輔導措施 

 

1、政府應鼓勵及輔導企業從事低碳的營運模式及製程轉型,包括資金需求、技術引進、低碳製程研發,綠色金融及公司治理層面有關氣候財務風險管理準則(如TCFD) 等法遵問題,政府應就產業轉型、技術輔導、租稅獎勵、資金優惠等層面提供協助。 

 

2、政府應完善產業低碳轉型輔導機制,重視產業循環經濟之推動,並結合地方政府能量以及法人資源建立減碳平台,逐步建立相關技術規範,讓產業低碳轉型主流化,尤其應重視地方產業調適能力,加強中小企業能力建構,提升因應全球減碳及循環經濟之適應力;並提升產品碳足跡認證的覆蓋率,從製造到消費過程中,具體落實低碳生活。

 

 (五)重新檢討國家能源政策 

 

1、政府對於能源政策應有更長遠的規劃,不應僅將目標侷限於2025年非核家園,能源政策應同時兼顧供電無虞並減少對於環境衝擊,降低化石能源配比,對於任何降低碳排放之能源保持開放態度。 

 

2、除風力、太陽能發電之外,政府須及早強化新能源包括氫能、地熱甚或是第四代核能,確保在潔淨能源的多元性。 

 

二、對於產業的三大呼籲 

 

(一)產業減碳應納入循環經濟思維,故產業於後續擬定減碳策略時,應分析耗能產業導入循環經濟時的減碳潛力,以此引領企業採行最適投資決策以及最適產品組合,從生產線開始,減少生產環境負擔的產品。 

 

(二)產業應從公司治理角度推動低碳轉型,包括公司決策模式、治理架構、工作準則都必須與時俱進,強化氣候風險管理,同時完善組織本身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工具,並將其內部成本化,並將相關的做法推展到供應鏈廠商,協助中小企業低碳轉型,將CSR(企業社會責任)內化成產業DNA,推動具體減碳行動,並累積碳權的研究資料與大數據資料庫。 

 

(三)產業營運要加重節能、儲能、智慧系統整合等綠色製程與設備的投資與推動,業界需與學界、法人單位緊密合作,提升碳中和相關技術的成熟度,促進產業創新,讓綠色製程成為台灣產業的新優勢。(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