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界認為減碳淨零 政府要說清楚電力怎麼來

2021-11-23

2021-11-20經濟日報 / 記者楊文琪/台北即時報導非核家園

節能減碳、甚至達到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共識,但在國內仍高度依賴化石燃料、政府又全力推動非核家園下,產業界擔憂電力要怎麼來,而且歐盟將於2023年開始試行碳關稅制度,也讓產業相當緊張,另外,產業也非常關心未來的碳稅要怎麼課徵,並希望政府對碳定價、碳交易訂定要明確。

由願景工程基金會、理律法律事務所和聯合報系共同主辦的「氣候危機行動論壇」,今(20)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在「氣候災難下的法治危機及行動方針」的議題討論中,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產業界都支持減碳政策,但希望政府儘速提出碳中和路徑圖,建構新的治理架構並規劃行動方案,儘速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建立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機制與碳費定價等機制,審慎評估對產業的影響。

蔡練生認為,台灣面對碳中和的挑戰,第一是能源的問題,在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下,我們化石能源比重還占80%2025非核家園與2050碳中和的目標扞格,如果我們不要核能,那電力來源在哪裡?他提醒政府,國際上同意零排放的國家,很多都是使用核電,且再生能源占比有三成的國家,這一點政府要有所認知。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指出,減碳不只是產業、交通運輸、一般民眾,電廠也是一個重點,美國將發電業零碳排汙染的目標訂在2035年,顯示他們減碳甚至淨零馬上就抓發電部門,這非常務實,而2025年台灣的發電業目標還是八成火力,顯然落後很多。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905175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