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永續長:能源已是國安議題 再生能源是唯一的路

2021-11-26

2021-11-23 經濟日報 / 記者嚴雅芳/台北即時報導廢棄物

永豐餘1907)投控永續長暨華紙(1905)董事長黃鯤雄表示,能源對於經濟與工業,如同氧氣對人類生命一樣,沒有它就不能存活、不能運轉。而對台灣的產業來講,能源已是國安議題,台灣能源自主率僅2%,缺乏本土以及具有規模的能源基礎,再生能源,特別是生質能源,是唯一的一條路。

經濟日報將於127日舉辦「2021能源願景高峰論壇」,今年主題是「綠能、綠金、綠生活」,邀請多位專家共同探討台灣能源轉型之路。黃鯤雄將以「循環經濟催動零碳排」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對台灣發展循環經濟上的看法。本論壇由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工研院、永豐餘投控、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共同協辦。

黃鯤雄表示,循環經濟最大的目的是化廢棄物為再生資源,把不能再用的物質轉換為能源,降低對煤炭和石油的仰賴,並且去化垃圾。永豐餘集團五、六十年前就已經訂下政策,每一個工廠都要投入能源發展,舉例來說,華紙花蓮廠就是一個沒有煤的工廠,採用的是生質能發電系統。

生質能是循環不息、生生不息的,台灣有許多的農地、林地,這些資源可以善加利用,舉例來說,以農業開發生質能,一年可以有數次的收割,另外,以美國森林為例,每30年砍一輪,供蓋房子用,並再重新植種創造永續固碳。

黃鯤雄表示,美國和中國是全球兩大排碳量大的國家,中國是100億噸,美國是50億噸,不過,美國的房子很多是木造的,具有固碳的功效,若能給予碳匯,美國的排碳量就能降低。同樣的理論,台灣的山林應該重整、再造,在重新生長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消化二氧化碳。台灣有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林地,好好利用,就可以成為一個節能減碳的地方,可以成為取得煤的元素。

生質燃料具有碳中和特性,可以取代煤炭並且減少垃圾與環境污染,它的多元、可再生、可儲存的優勢,歐洲已有實例供參考。台灣政府及人民在氣候變遷的減碳思維跟得上世界腳步,但法規卻沒有與時俱進。

黃鯤雄表示,以前廢棄物等於汙染物,政府用汙染物的方法進行管理。但現在廢棄物是再生材料,應該以負責任的態度當原物料管理,這是兩個不同態度。中央及地方政府必須正向看待,循環經濟、再生能源才可長遠發展。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911606?fbclid=IwAR1JIoN_TJ4kdxPsRerpzMxk7UviXn8tKvB3mb1yCOu00Gq3mwmcbT8PcfM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