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調查 逾5成中小企業支持每噸300元以上碳定價

2022-05-23

2022/05/17〔記者羅綺/台北報導〕

全球進入減碳時代,各國碳管制措施紛紛蓄勢待發,讓可能受到供應鏈衝擊的中小企業陷入「碳焦慮」。綠色和平今日公布「2022台灣中小製造業碳管制意向調查報告」,指出8成受訪企業願與排碳大戶承擔轉型責任,超過5成支持每噸300元以上碳定價。

綠色和平委託時勢公司執行「2022台灣中小製造業碳管制意向調查報告」,對象為製造業中資本額在1億元以下或員工未滿200人的中小企業,執行時間自今年3月1日至4月8日止,共收回有效問卷106家。

調查結果發現,多數企業期待碳費用於補助設備升級、碳盤查及發展再生能源;且將近8成受訪企業接受碳費擴大徵收範圍,願意與排碳大戶共同承擔轉型責任。另外,超過5成受訪企業支持碳費接軌國際,徵收每噸至少300元新台幣。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洪昇邦主任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日前在立法院完成初審,然而,與企業密切相關的碳定價章節,目前僅知徵收對象為碳排大戶,詳細方法尚未有任何細節。多數受訪的中小企業雖支持淨零轉型政策,但大多不了解實際執行內容,因此深感威脅,而陷入「碳焦慮」。

他說,中小企業主是將碳費視為投資一個氣候保險,希望政府妥善利用這筆共同投資幫助企業轉型,但若政府只顧忌收錢會得罪企業,而不敢訂出合理的收費,就像是勞師動眾打造出一個大豬公撲滿,最後只放幾個銅板進去,反而徒增行政成本、白忙一場。

洪昇邦認為,政府應規劃並公布碳底價和未來擴充路線圖,讓中小企業也能為未來的碳費徵收及早規劃和準備,投資產業低碳升級;政府也應承諾以碳費啟動輔導,全面支援碳盤查。他也建議,《氣候法》應增設院級監管單位及成效審核機制,確保全套碳管制政策合理且符合產業轉型需求,確保中小企業的訴求在未來得到回應。

台灣化學產業協會秘書長曾繁銘表示,這次綠色和平做的調查結果與台灣化學產業業者的意見相符。但現在綠電都被大企業買走,中小企業要走向淨零很難,且若中小企業沒辦法達到供應鏈的減碳要求,國際料源可能會流向其他國家,造成嚴重衝擊。

曾繁銘建議政府制定碳定價必須參考競爭對象的碳訂價和策略,避免台灣廠商受到不平等競爭,同時要將碳費用於協助業者更新設備、取得綠電,提供培訓課程,以及引進新技術設備來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929238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