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三部曲/未來台灣七成靠綠電,「長綠電」3痛點解決了沒?

2022-07-13

2022/06/21 經濟日報 記者劉秀珍、徐珮君、何佩儒、林安妮/專題報導

今年3月,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圖」後,台灣未來30年將搭上能源轉型高速列車。在汰除核能後,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每年都要催生大量的綠電,直至2050年大考掀牌時,台灣將有六至七成的電力來源是綠電。

綠電占七成,這是台灣未來發電、用電美好的理想。不過,現實卻很骨感,例如,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離岸風電工程延期,原來去年底可以併網的1.5GW的風力發電,要遲至今年底才能併網,進度大為落後。

不難理解,何以日前經長王美花會說,原定2025年綠能發電要達20%的目標,要延至2026年才能實現。這張支票會不會再延,沒人知道,但是大眾關乎的是台灣的綠電夠不夠、穩不穩,會不會漲電價?

回顧政府從2009年起推動再生能源,至今超過十年,截至3月底,我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達11,930 MW,發電量超過50億度。未來30年,依淨零目標,綠電還要繼續成長,如依照王美花所說,2025年累計設置太陽光電可達20GW,之後的五年,年年要再長出2GW;在離岸風電方面,2025年累計設置達5.7GW,之後的五年,同樣也是年年長出1.5GW。 

此刻,台灣的綠電正一暝大一寸,不過,眼前的制度,卻已浮現四大隱憂,不利綠電成長。

挑戰1、綠電市場何時擺脫政策奶水、自由化?

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政府一開始就制訂「再生能源躉購機制」(FIT)。以太陽能為例,提供了開發商投資成本加計5.25%的費率,並保證收購20年,利潤不錯,也因此,長期以來,太陽能業者會因政府提供的豐厚奶水,樂於把發出的光電再賣回給台電。

但是,問題來了,隨著國際供應鏈淨零風潮興起,ESG(環境、社會、監理)成為顯學,全台不論大、中、小型企業,都需要買綠電,但在自由市場上,卻買不到足夠綠電,箇中原因就在於,自由市場的綠電量,著實不多

這些買不到綠電的企業,有時還會被嘲笑,出不起跟台積電、台電一樣的收購價格,當然買不到!

現行躉購制度的存在,旨在催生綠電、扶植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孰料,卻影響了另一個自由市場的運作。如果現在就取消躉購制度,讓民間綠電直接進入市場呢?這又是個問題。

因為外面的世界充滿變數,價格、融資環境都不確定,很難踏出第一步;開發商也會以不敷成本、拒絕做賠本生意為由,向政府表態拒絕投資。這對急著「增產達標」的政府來說,自然成了燙手山芋,不希望這種後果發生。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回應敏感的躉購問題時,很傳神地說了一句,「媒體千萬不能寫躉購制度要退場了,不然明天很多業者都會到能源局來抗議!」

這是制度的兩難。躉購制度何時退,又該如何巧妙退場,還需要政策琢磨。

不過,最近有些情況似乎改變了,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林法正點出,「躉購退場的情況,已在2026年開發的離岸風電案場發生了,因為出現了零元費率競標案」。林法正6月初才剛接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他其中一項關鍵任務就是推動淨零前瞻新科技。

能源局在2026年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案的新遊戲規則中,要求電費費率高不得超過2.49元、低不得低於零元的條件。

為何會出現零元競標?這是因為,政府會根據開發商的回饋條件,來挑選得標廠商,價格是政府考量的一個重點。訂出零元,一方面展現自己志在必得的決心,二來也吐露心跡,未來這批新開發的電,不會再賣給台電了,業者著眼的是,2026年以後的綠電憑證市場(自由市場),有買家、售價自然會比躉購好。

由此也形同躉購制度雖未落日,但是業者已經自行走出躉購市場了。類似現象,其實也出現在2025年第二階段的離岸風電開發案。

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說,開發商沃旭直接把920MW的電力賣給台積電,就已不適用躉售費率了,「以前預定2025年以2塊多躉購費率賣給台電的開發案,都和台電解約了!」

兼任台電常務董事的林法正也說,當愈來愈多廠商投入再生能源開發,政府就可以滾動式檢討現行法規政策,考量退場機制了。

挑戰2、發電業「三轉一」需要多項配套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提早開啟「後躉售時代」的個案,幾乎清一色將躉購綠電賣給用電大戶,像台積電,而且是量大、價格便宜。這也表示,中小企業幾乎不可能在綠電憑證市場裡,買到與用電大戶同樣便宜的綠電。

道理很簡單,中小企業買的量少,時間也短,風電大廠當然選擇賣給大戶,起碼行政流程就節省不少。一家風電大廠董事長最近被媒體問到,是否會考慮到市場賣綠電?答案是:「完全沒考慮」。   

綠電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最近發表一篇解析綠電轉供的文章。他發現,經濟部標準局在第1季發出的憑證,風電占了九成,主要買家有台積電、台達電子、日月光、群聯科技和南亞科技等。

由於風力發電前期投資的資本額大且建置工期長,難度也較高,所以通常在計畫前期就已確認買家並批發售電。他直言,風電的出身,讓它在本質上較不會選擇進入小量、多買家的零售市場。

綠電憑證就是再生能源憑證(T-TEC),等同綠電身分證,用來證明企業生產、購買使用綠電的憑證。標檢局在2020年6月設立綠電交易平台,媒合供需雙方的需求。今年第1季,一共產出18.9萬張憑證(每1,000度綠電取得一張憑證),其中,台積電購入17.3萬張,包括15.4萬風電憑證,1.9萬張太陽光電憑證。

那麼太陽光電呢?也可以從「出身」,判定它更偏好賣給誰嗎?

光電可分為大型光電(第一類型電廠,除自發自用、回售台電、可轉供市場)、中小型光電(自發自用、回售台電,不能轉供市場)。

陽光伏特家分析,今年第1季,大型光電廠賣出的憑證1.8萬張,是早期布建,且多被台積電等大廠買走,中小型光電產出憑證僅1,763張,差距如此懸殊,何以如此?

箇中原因,除了有躉購制度的障礙,還有一個「三轉一」的問題,大幅縮中小型光電場進入市場的能量。

曾為售電業者瓦特先生創辦人之一的楊青晏說,原來根據電業法規定,第三型再生能源電廠只能自發自用,或躉售給台電,但隨著綠電需求旺盛,經濟部同意讓更多第三型電廠轉型為可以參與綠電轉供市場的第一型電廠,過去流程需時一年,現已縮短為半年,是一大進步。

不過,「三轉一」手續依然繁瑣,影響了小型開發案場向市場釋出綠電意願,楊青晏盼政府手續能夠更鬆綁。

除此之外,「三轉一」的綠電要順利進入市場,還要解決金融問題。這是因為,離開了躉購機制,發電業者和售電商,都將不再有台電這家國營事業當靠山,屆時金融機構會不會就縮起銀根,也將影響業者自立。

挑戰3、綠電交易還不夠友善  

近來經濟部積極推動綠電零售市場,讓中小企業也能買得到綠電。

從擴大供給面來說,經濟部最快年底會公布,要求未來公有土地標租光電案場及區塊開發離岸風場,須納一定比率綠電投入零售市場,不能再整批賣給單一廠商。這就好比以行政力介入,撥配部分綠電提供中小企業交易一樣。

開發商對此,也有不同意見,有業者說,這將影響原來開發案的財務評估模型,提供融資的金融機構能否支持,也不無疑問;而中小企業雖然肯定政府的作法,卻擔心「遠水救不了近火」,趕不上現在就要綠電的需求。

另外,標檢局也在積極建構媒合中小企業綠電供需的交易平台-「綠市集」,最快6月初就要上路。能源局六組組長黃志文說:「我們這個市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希望成為售電業者的練兵場,讓綠電交易的模式愈來愈多元。」

但綠電零售光是制度上,就還有流程問題待克服,像是對售電業者來說,現行合約機制中的轉供行政程序耗時,限制了售電業發展「多對多模式」,也就是由多家電廠提供綠電、給多個用戶的模式。

楊青晏舉例,在做客戶管理時,可能會遇到有客戶臨時不需要這麼多的綠電,這時售電業者就可把用不到的綠電,再轉供給其他用戶,「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一通電話或一封電郵就可辦理完成,但依照現行程序,最快要一個月才能通過,實在緩不濟急。」

他建議,未來應往更有彈性的交易機制發展,才會有利零售市場茁壯。  

難點就是障礙,顯然要邁向淨零排放的長綠電之路,還得突破重重障礙,交易機制也待繼續鬆綁、增加彈性,才能迎來一個健康永續的綠電市場。  

當台灣的電力愈來愈依靠再生能源,除了「量」的問題要顧,穩電網也將是一大挑戰。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6403694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