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邊境稅將上路 ,企業減碳難,乾脆到國際上做碳交易,可行嗎?

2022-09-23

2022/09/14經濟日報 記者孫靖媛/台北報導

歐盟碳邊境稅將在明年1月上路,未來各國若要將「碳密集型產品」賣到歐盟,必須購買憑證(CBAM Certificates)才准通關。且新制規定,出口到歐盟的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需向歐洲進口國申報其銷售產品的碳排放量。

歐盟CBAM上路後,將實施三年過渡階段,2026年起,將要求進口商購買憑證,2027年起,開始徵稅。根據政府估算,2026年起依據CBAM規範,台廠對歐盟的應付稅額將達336億元,不過,隨著稅率拉高,在2045年後,台廠每年要付給歐盟的稅額,恐超過2.600億元,

CBAM管制項目,含括水泥、電力、肥料、鋼鐵、鋁等248項產品,目前台灣輸往歐盟的產品,有212項,金額為245億元,多以鋼鐵製品為主。

全台中小企業陷入碳焦慮

另據經濟部統計,全台登記的中小企業有154萬家,其中受供應鏈或外銷歐盟要求,必須做碳盤查的企業,約19萬家,涵蓋電子、運輸等行業,面對減碳,許多企業正陷入「碳焦慮」。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吳政諺指出,目前一些台灣企業的碳排放與抵減量有明顯差距,舉例來說,國內有一家知名石化企業,為了抵減重要原料運輸產生的碳排,今年6月在新加坡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CIX)上,購買約1萬噸的碳權。

從這家公司的永續報告書可以看出,該公司每年涉及原物料採購,和售出的產品等價值鏈排放量接近300萬噸,其中,原物料抵減標的約為2,000噸,從比例上來看,1萬噸的碳權相較300萬噸的排放量,比例相當懸殊。

這意味了,企業要減輕碳焦慮,光靠收購碳權還不夠,企業必須回到源頭,從碳排查、實際的減碳行動做起。

不過,吳政諺說,這次交易也給外界一些碳權交易的「想像」,比如,企業買了1萬噸碳權,要抵換2,000噸,剩下的8000噸就可掛在帳上,日後慢慢抵用。目前台灣還沒有碳權交易平台,他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也可考慮與碳排相關的國際組織合作,讓台灣的碳交易,更能獲得國際上的認同。

買碳權還不夠 需有關鍵減碳行動

近年受到多國政府實施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包括沃爾瑪、蘋果等大品牌業者厲行綠色供應鏈,目前全球正有不少企業大舉購入「碳抵換」額度(carbon offset),此舉也讓各界懷疑,有漂綠嫌疑。

對此,聯合國「擴大自願性碳市場工作組(Taskforce on Scaling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TSVCM)表示,全球碳預算(carbon budget)有限,因此目前企業最優先的要務是減排、透明誠信地揭露,接著才是「抵換」。 

也就是說,只有當企業盡其所能、用盡各種可能的方式減排之後,企業才能夠購買碳抵換額度 。

他山之石:海外碳交易平台怎麼做

那斯達克(Nasdaq)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副總監David Chen表示,目前那斯達克的碳交易,多是與能源相關,且只與瑞典、挪威兩國交易綠電憑證,現貨市場則還在發展當中,今年初才完成併購B2B市場。

David Chen說,整個碳市場交易分很多部分,有能源、碳權、碳稅等,那斯達克的強項則是搓合引擎跟市場監管。

他提到,碳交易的供應鏈環節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以目前策略來看,Nasdaq的重點會擺在與亞歐美洲等國家級的機構合作,針對不同的碳信用,包括現貨、技術、綠電及跨境、數據等部分發展。

那斯達克幾年前也與「新加坡數位資產交易平台」(MVGX)合作,透過先進技術、區塊鏈等方式,建立了能提供企業端點對端點的碳服務體系,包括有效的碳足跡追蹤,與認證等,此舉也可協助企業走向碳中和,讓碳排從負債端走向資產端。

MVGX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Bai Bo表示,過去的碳交易是十分無序、混亂的,在碳媒合上,往往需要一個強大的登記和追蹤系統,且必須在不可斷的端對端區塊鏈上,有效地去追蹤每一個過程,所以MVGX與那斯達克共同提供了一套以區塊鏈為底層的碳交易平台系統,可讓碳交易的登記、管理、媒合更加完備。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6612107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