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政策只為屢屢跳票!

2022-10-18

優傳媒/2022.10.17 作者/李貴敏

民進黨在2012年拋出「2025非核家園」的構想,2016年完全執政後便提出「展綠、增氣、減煤、非核」的能源轉型政策,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政策目標。但今年起,就一再強調2025年再生能源佔比將無法達標;而改提「2050淨零排放路徑」,主張2050年再生能源將占60%至70%。也就是開一張跟蔡政府無關的支票。

任何一個政策的規畫,理應搜集資料,設定重大時序,並列出相關目標,借以評估在目標價值最大化的情況下,可以執行方案,以及各個方案的執行程序,可能遇到的阻礙,和克服的方式與因應措施。以美國為例,公共政策的設定,也多從四年為一小周期,八年為一大目標來規畫,雖被批評短視近利,但也是配合總統任期不得不的妥協。

蘇內閣卻是喊了一個九年的目標,也就是兩任後再加一年,擺明就是要下一任承擔。也難怪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2024年以後是下一代的事,不是蔡總統的事。

以行政院訂下了2025年太陽光電總設置量20GWGigawatt,百萬瓩)為例,學者就表示,如果光電量要達標,台灣單位面積光電裝置的密度將會是德國的4倍,但以台灣的地型與居住條件,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不知政府如何評估計畫的進行?開發商到處搶地設置光電設備,但是在魚塭、農地上裝置太陽能光電板,會不會影響到農漁產量的欠收,竟仍在評估中。倒是太陽能光電板裝置漏電,電死豬舍裡的養殖豬隻消息時有所聞。更有甚者,開發商以其雄厚資金直接向地主承租土地,導致農漁民面臨承租不起土地耕作、養殖的困境,亦時有所聞。

至於環境破壞,更是罄竹難書。台灣西南沿海魚塭與廢棄鹽田,雖然不是法定保護區,卻是黑面琵鷺與許多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棲息地。當太陽能光電板一片一片架設後,耀眼的光線,面板的土地,讓候鳥無休息之處,改變了大自然生態的演化,或許到了2050年,我們的下一代已經不識黑面琵鷺等候鳥,而大自然在蝴蝶效應的影響下,將會產生永久的變化。

此外,太陽能光電板生命周期雖為20年,但每年因自然災害或其它不可抗因素產生約0.5%的損壞率計算,預估2023年光電板廢棄量約為1萬公噸,2035年起每年將產生超過10萬公噸的廢棄量,到2041年起更上看每年產生21萬公噸的廢棄量,未來龐大的廢棄量勢將成為棘手的環境問題,綠營政府官員不用説清楚、講明白怎麼解決嗎?

再者,日出發電、日落而息的太陽能發電,對於國家整體發電最大的問題,就是供電的不穩定性。綠營官員雖然表示會利用儲能裝置,把有太陽時產生的多餘電力儲存起來。但是業者表示,光電系統結合儲能後,以現行光電躉購費率每度4.5元、儲能成本每度6元為例,則每度電的成本超過10元,和民眾目前使用的電費,足足高出了3倍多。果真如此,電用的越多,台電就賠的越厲害。今年政府更加打算撥付1500億增資台電,但這樣用人民辛苦的納稅錢,來補貼錯誤的政策合理嗎?

台灣並不是全球第一個發展太陽能發電,這種綠能發展與生態環境相互扞格的現象,光電發展落後原先規畫進度早在歐美、韓國、日本等都已發生。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什麼蘇內閣不吸取他國的經驗,來避免重蹈他國的覆轍,以展現後發先至的優勢呢?可以確定的是蘇內閣絲毫不在意,而一再蹉跎光陰,不思進取。也難怪會有「不關她的事」的說詞出現。

曾主控西方政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評論歷史說:「歷史只不過是寫滿字跡的紙張而已,重要的是去創造歷史,而不是去撰寫它。」在此全球暖化,環境遭遇浩劫,急需能源轉型之際,正是我們展現同為地球村一員,人飢己飢的心態,規畫與各國同步淨零排放路徑之大要,挽狂瀾於既倒,拯蒼生於垂亡的英風壯舉。綠色政權既然只想虛應了事,甩鍋下一代,就讓我們共同用選票唾棄它!

作者簡介

李貴敏,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太平洋大學法學博士及法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兼任教授及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Baker McKenzie 國際資深合夥人、海基會財經顧問。

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優秀司法正義立法委員,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一、二會期司法法制委員會優質立委,口袋國會評鑑立法院第十屆第三會期全院表現優質立法委員。

https://n.yam.com/Article/2022101767251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