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風雲錄/體育署推光電風雨球場 全台已逾百校完工啟用

2022-11-27

聯合報 記者黃有容2022-11-26

歐美國家近年為了淨零目標,體壇吹起淨零風,無論是職業聯賽或業餘球隊的太陽光電球場愈來愈多,不僅國外,台灣早在2019年起,由體育署推動「擴大推動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風雨球場計畫」,鼓勵學校興建有太陽光電板屋頂的風雨球場,創能、減碳、學生體育環境品質三者兼顧。

「擴大推動學校設置太陽能光電風雨球場計畫」自2019年起推動至今,根據體育署資料,「太陽光電風雨球場」設置型態有兩種,一種是在原本的戶外球場上興建太陽光電屋頂,另一種方式是在校園中的可用空地上興建太陽光電屋頂,在內搭建球場。體育署指出,光電風雨球場因頂蓋鋪設浪板並加裝光電板,比起一般的風雨球場,可兼具防水與發電功能。

球場發電優點多但仍引發砍樹、排水不良爭議

推動3年以來,據體育署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全台共計136校完工啟用,總裝置容量為50.9MWp(Mega Watt peak);全台已申請並通過審查、但未完工的學校共計282所正簽約設置中,初步計算裝置容量約為109.4MWp。全台總簽約設置學校數、含完工啟用及簽約設置中,最多的是台南市,共計90所學校。據規定,光電風雨球場的光電板租賃期間,教育部主管學校原則上20年,縣市學校原則上9年11個月,若為「優良廠商」就可以續約。

不過,各校園興起太陽能光電風雨球場風潮,由學校提供場地、廠商出資興建,打造遮陽避雨的運動空間,還能賣電給台電賺錢,看起來是一門划算生意。不過,陸續傳出有學校為了蓋光電風雨球場砍樹斷頭,也有風雨球場地勢較低排水不良,一下大雨導致上面漏水、地面積水,有學者憂心這些光電風雨球場屬開放式結構,能否禁得起颱風考驗。

學校興建顧忌更多官方要求家長共識

要在學校裡興建一個會發電的建築物,需要經過很多考量。體育署表示,學校就光電球場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運動使用都很重視,因此體育署訂定了光電球場作業手冊,並要求須符合結構技師簽證、防風、抗震等安全要求,及提供運動場地規劃規範示意圖等,協助學校在建置前審慎評估。

根據相關指引,建置前評估作業的建議項目就非常謹慎,包括:校內是否有共識施作,是否取得學生家長共識,所有會議資料也都應公開;土地方面,學校是否有使用權,地目是否適宜,有無水土保持問題,學校建蔽率是否適宜;以及,設置地點應避免周圍建物、既有設備、雜物、大樹等陰影遮蔽,是否會影響設置基地周遭樹木現況,有沒有受保護的樹木,是否需要合理遷移樹木等;安全部分,不建議光電風雨球場位於操場正中間,若擬設置基地下有地下室或地下停車場,應評估座落基地支撐強度及穩定度,以及注意是否曾發生自然災害或潛勢,也不應有連續工程影響學生及教學等。

光電球場有助抗高溫也盼成綠能教育資源

體育署表示,目前已經完工或通過審查的學校案例中,許多學校反映,近年夏季各地高溫屢破紀錄,戶外運動場地高溫,降低學生運動意願,不過,在設置光電球場後,不論大熱天或是雨天,師生都能在太陽能光電運動場下上課,落實體育課程實施,全面提升學生運動時間及品質;也能藉由球場運作及發電過程,作為校園綠能教育的一環;學校藉由民間資源的挹注,創造更優質的運動空間。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938/6790133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