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產地」再惹議! 太陽光電業界這樣看

2023-01-05

2023/01/03 經濟日報 翁永全

台灣太陽光電系統使用更多的海外模組,已是沛然莫之能禦的趨勢,業者指出,這是市場自然發展的結果,並非外力刻意促成,人為力量也難以阻擋。除了貿易商引進第三地模組,國內模組造商也兼賣進口模組,並且行之多年。

國內模組價格高出國際行情三成,卻供不應求,令太陽光電業者叫苦不迭。用電大戶需求以及EGS催出大量綠電需求,CPPA交易的比重提升,成為海外模組的「剛需」,緩步推升國內市占增至二成以上,對模組廠的營運影響則十分有限。

除了業界熟知的隆基、韓華在台灣銷售多年,晶科、晶澳、天合光能及VSUN等近十個品牌也磨拳擦掌,產地主要來自東南亞,日本廠商也赫然在列。多家業者都以100MW 做為今年的銷售目標。

近期有媒體炒作海外模組大舉登台,價格甚至低於美國賣價的話題,並對中國電池透過「洗產地」非法來台,可能引發的種種後遺症表示擔憂。對此,多數業者認為,這是莫須有的假議題,少數媒體以太陽能模組「洗產地」恐捲出台灣跳電潮與爛帳風暴的聳動標題,刻意炒作的成份高。

業界認為,受惠於政策禁用中國製電池及模組的保護傘,中美晶及明徽二家太陽能電池廠,以及以URE、元晶為首的少數模組廠,在台灣無須擔心外來競爭,但在市場供需法則下,終將走出舒適圈。

進口模組使用的電池是否踩到「中國製」的紅線,有待驗明正身,若是過度渲染,很難擺脫別有企圖的聯想。另方面,政府固然有嚴格把關的責任,但也面對再生能源階段目標限期完成的壓力。綠電是國力的指標之一,企業使用綠電的比例與外銷競爭力連動,這不是企業單方面的壓力,也是政府無可迴避的難題。

台灣的電池及模組產能不足,也不具國際競爭力,短期難以改善。著眼於2050年淨零目標,太陽光電建置量至少40GW,進口模組及相關限制朝更開放發展是必然的趨勢。眾所週知,更好的品質及價格,來自市場自由競爭而非保護。海外模組有助於降低系統建置的建置成本,降低綠電的價格,企業直接受惠。政府應考量大局,適時修法,在收放之間有更妥適的拿捏。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799/688256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