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下,如何因應減輕碳焦慮呢?

2023-10-04

(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提供廠內自用,可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使用台電灰電(產生碳排放),產生之間接電力來源造成之碳排放.)

企業界在這麼迫切減排的壓力,以及10月即將試行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下,如何因應減輕碳焦慮呢?企業的解方在哪裡?李教授提綱挈領地給了以下三個重點方向:

  1. 產品減排,量能留在內部:除了組織碳盤查外,企業更需要管理好產品碳足跡,如執行ISO 14067碳足跡認證。當每家企業能管好直接排放(範疇一)和間接排放(範疇二),佔比最高、最難管控的供應鏈(範疇三)就比較能迎刃而解,並將企業量能留存內部營運,甚至更能用於對外表現。
  2. 能源轉型,選擇低碳原料:加強碳排的主要來源,能源與電力的管理,並可選擇更低碳、更輕量化的原物料。
  3. 盡早布局,防範風險:於自願性市場及早找到足夠量的高品質碳權,投資可取得碳權的項目,例如森林碳匯、循環經濟等。「碳盤查」包含哪些範疇?

 

為了因應全球淨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氣候行動目標,許多企業也開始進行「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也就是碳足跡盤查。

碳盤查有三個範疇分別為:

▋範疇一,企業/組織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像是工廠生產的直接碳排、製造過程使用甲烷等氣體等,都屬於範疇一。

▋範疇二,能源的間接排放源。主要指的是輸入電力、熱或蒸汽而造成間接排放溫室氣體。

▋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源,由組織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像是採購原料生產與運輸、員工通勤與差旅等。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及美國CCA碳關稅下 如何因應減輕碳焦慮呢.png

資料參考:今周刊ESG/遠見ESG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