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太陽能遠景 日政商要角300人與會 目標主力電源

2020-03-09

2020年03月06日 文:宋瑞文

2020年初,以日本太陽能發電協會(JPEA/Japan Photovoltaic Energy Association)為首,繼之經產省、環境省、外務省等行政官員,以及自由民主黨再生能源普及擴大聯盟議員聯盟,來自業界與政界的關係人士共300人等,冠蓋雲集的來賓,出席JPEA新春交流會,為今年日本太陽能的展望拉開序幕。

在台灣,許多人在欣見再生能源成長的同時,也關心綠能如何帶領經濟發展。出於同樣的角度,日本太陽光發電協會在今年初舉辦的這場新春交流會,被認為是未來日本太陽能興衰的觀察站,因而受到能源媒體的注意。

太陽能有應變災害的韌性 可供緊急用電源

據SMART JAPAN報導,日本太陽能發電協會JPEA代表理事、菅原公一在致詞中表示,因為氣候變遷,極端氣候頻傳,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具有保護地球生命的力量。有鑑於日本天災頻仍,去年也經歷了颱風地震等,「太陽能對於災害的韌性,作為緊急用電源的重要性,再次被社會認知。」

2019年10月,日本太陽能發電協會JPEA針對經歷法西颱風的家用太陽能用戶做民調,發現有79.8%的用戶啟用獨立運轉功能。用戶表示,不但冰箱、電視等常用家電可以繼續運轉,還能夠幫鄰居給手機充電。特別是有加裝蓄電池的用戶表示,「對於持續1週左右的停電幫助很大,晚上也能供電,讓小孩安心生活。」

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太陽能擔任要角

菅原公一又提到,企業界要實踐所謂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原則(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特別是在環境方面,太陽能擔負重要的角色。

關於日本企業採用再生能源的積極程度,從倡議企業100%使用再生能源的RE100年報裡,可知日本已成為第3大會員國。而由於加入RE100需要相當規模,中小企業不得其門而入,去年日本民間還自發性成立中小企業版本的RE Action。成立之初即有49個團體加入,企圖在5年後增加到1萬個。

日本太陽能往主力電源化前進

包括菅原公一在內,經產省官員等也提到,在FIT補助開始終止的2019年之後,日本太陽能要往主力電源邁進。首要之務是有不輸給其他電源的競爭力,因此大幅提高發電效率、降低施工費,以及新用途、新市場的開發等,期待業界在成本效益上共同努力。對於日本太陽能的遠景,JPEA提出比先前更高的目標「在2050年時達到300GW」。

經產省新能源部長松山泰浩則強調,要提高競爭力,太陽能必須得到地方的接受與信賴,換言之,業界要認真面對太陽能板的廢棄問題。

從FIT到FIP 業者看法不一

揭示太陽能遠景 日政商要角300人與會 目標主力電源.jpg

從2019年開始,基本上,日本太陽能陸續從固定收購制度(FIT:Feed in tariff)畢業,逐步終止補貼。之後制度如何變革,自然成為業界的焦點。承接上段關於地方的接受與信賴,未來能夠成為「地域活用電源」的再生能源,可望延續FIT。至於「地域活用電源」的條件為何,目前的討論方向包括,小規模、自家消費優先、可作為緊急電源等等。

另一個重要的變革是,在FIT結束後,把補助投入具有競爭要素的競標制度與FIP(Feed in Premium)。同樣是在電價上補貼,FIT是固定收購並保證價格,FIP是在電力交易市場的成交價上補貼。簡單的說明見經產省報告圖示(上圖),過去FIT不管市場價格如何,收購價都是固定的(圖左),FIP則視市場價格而有所不同,整體補助金額顯然減少許多。

儘管後續仍有接應的新的補貼制度,不過因為額度必然縮減等原因,有與會者對市場不抱樂觀期待,或者即便國內市場擴大,日本國內業者能分到多少份額,也有幾分疑慮。太陽能媒體「Mega-solar」總編金子憲治指出,在歐美,比起FIP,太陽能發電所直接長期賣電給優良企業風險較小,建議業者擇優營利。

https://e-info.org.tw/node/223382

綠能發電,再生能源,推動綠能,廢核,國際趨勢,綠能發展,太陽光電安裝量,離岸風電,公有屋頂,家戶屋頂違建,水庫,滯洪池,掩埋場,鹽灘地,地層下陷地區,加強電網建設,升壓設備,輸電線路,光電廠選址,土地利用,生物棲地,保育團體,土地需求,侵蝕農地,躉購費率,綠能推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面型光電,綠能設置,核電,綠能政策,電價,電價成本,電價躉購成本,儲能技術,核電廠,風電,光電,漁電共生,農電共生,風場建,電網升級,國際供應鏈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