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 委員會代表:台灣徵收碳費有助接軌
2024-06-122024-06-03聯合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即時報導台商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台灣企業如何接軌CBAM備受矚目,其中對於台灣課碳稅及碳費,丹麥能源署暨歐盟執委會CBAM委員會代表何耶柏(Morten Højberg)持正面態度表示,有助於台廠接軌CBAM,至於未來台灣所收的碳費或碳稅,如何獲得歐盟CBAM的扣抵,細節有待雙邊進一步協商。
目前台灣在歐盟地區所排名的國外出口廠商位居第五大,可見得台歐之間密切的經貿關係,以及CBAM對台廠影響程度之大。「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與「丹麥商務辦事處」將在6月4日舉辦一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3日舉行論壇前記者會。何耶柏(Morten Højberg)在會中表示,CBAM在去年10月開始試辦,正式實施碳稅課徵是在2026年,歐盟目前已在增加與主要貿易對手國的對話,包含台灣,以瞭解對歐出口企業是否有什麼窒礙難行的規定和實務面的考量。
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理事長、DWS德銀遠東投信總經理黃釗盈表示,根據國貿局的數據,2023年對歐洲出口達423億美元,這是歷年新高,佔我對外出口總額的10%左右。此外CBAM在2023年10月試辦以來,根據歐盟執委會的統計資料,台灣2024年申報量高居全球第五,另根據安候建業(KPMG)統計,CBAM列管的六大產業,台灣出口產值占全球排名第八,出口至歐盟的企業家數,以中小企業居多,未來申報需求只會逐年增加,台灣企業對歐出口的量體不小,CBAM實施將衝擊輸歐台商。
黃釗盈也表示,此次丹麥商務辦事處邀請何耶柏訪台,可說是歐盟實施CBAM以來,台灣企業首次有公開機會與歐盟CBAM委員代表直接面對面對談,化解企業輸歐碳焦慮,尤其是避免CBAM成為台灣企業對歐出口貿易障礙。
何耶柏也指出,歐盟正在蒐集各方的數據,要確認出口到歐洲企業是否有被納入碳排監控,CBAM的申報是否應用了正確的方法,數據是否因保密問題而被扣留。他也強調,缺乏排放的生產數據可能導致供應鏈重組或市場退出,對歐出口商或供應商一旦數據不合規,將有失去對歐出口和喪失市場的風險,但對於CBAM已提早準備、做好合規和申報的廠商,將可望在市場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保有競爭優勢。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00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