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設置太陽光電設備 落實2050淨零轉型
2024-09-09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內政部今(9)日指出,為落實2050淨零排放的國家目標,積極推動建築物導入再生能源,並由公部門建物帶頭做起,預計於115年達標。國家公園部分將以各管理處的「辦公室」、「遊客中心」為對象,並非在國家公園內大規模「種電」。
內政部表示,國土管理署正與經濟部研訂「 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持續邀請縣市政府、業界及NGO環保團體溝通討論,凝聚共識。同時,也協調經濟部鼓勵所轄相關產業園區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設備。
內政部指出,根據經濟部統計所轄管工業區建物屋頂光電已設置2.99GW(依7月統計月報);包括三大產業園區以及民間工業屋頂。其中,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權管產業園區107-114年總目標量為1000MW,截至9月份,總計已併網量為1147.7MW,總目標量已達標。但經濟部仍將與內政部合作,持續擴大推動工業區屋頂太陽能光電計畫。
內政部進一步表示,國家公園署提出的「建置國家公園碳匯計畫」中,重點在於自然碳匯盤點及組織碳盤查,並以此為基礎展開「增匯」及「減碳」,以及定期公布相關數據資訊。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以112年為基準資料盤點用電量,換算為碳排放量約為3939噸二氧化碳當量。
內政部強調,為進一步運用再生能源降低碳排,將參考國外國家公園經驗,例如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死亡谷國家公園等案例運作方式,規劃於遊客中心或相關廳舍屋頂、停車場等架設太陽能光電板,為園區內設施提供自用的乾淨能源。此舉不僅有助於降低運營成本,還可將國家公園打造成為低碳生活的實踐場所,並透過教育和宣傳活動提升公眾對可再生能源的認識。
內政部說,為了確保國家公園內特有生態系統和景觀美學,國家公園署也要求各管理處設置相關設施前,務必仔細評估,避開重要景觀及避免影響遊客的觀賞體驗,以避免或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再生能源,打造低碳永續的場所。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70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