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光電環評新規 環團憂管不到漁電共生

2025-01-19

蔡佩珈/台北報導2025年1月17日

光電案場亂象屢屢引發爭議,環境部去年預告修正相關條文,16日正式公告未來設置在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多個敏感區位,或在山坡地設置達一定裝置容量、面積15公頃的太陽光電應實施環評。環團建議,應將一般農業區及一般保護區也列入範疇,使漁電共生案場更容易進入環評程序。

環境部16日公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及相關規定,重點為增訂太陽光電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農業用地、公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需實施環評,如果在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2萬瓩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太陽光電,也應實施。

至於小水力發電,要求符合「引水點下游水量每秒2立方公尺以上」、「發電後尾水放回原地面水體」,並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確認,免實施環評規定。

環境部指出,本次也調整小水力發電、漁港等部分開發行為環評主管機關環評審查、監督權責交予地方政府,今年7月1日起實施。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說,不少漁電共生案場位在一般農業區及屬於次級敏感的一般保護區,這次僅將特農區列為需環評範圍,難以處理這類再生能源開發面臨的社會及環境影響問題。

不過,許博仁也表示,現行規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裝置容量未達2000瓩免環評,擔心未來只要位在特農區的小面積太陽光電案場均要環評,過於嚴苛,建議改為設在上述環境敏感區位且面積達5公頃以上光電案場需環評。

另外,設在山坡地15公頃才需環評,又過於寬鬆,應再加嚴環評門檻。

https://tw.news.yahoo.com/%E7%92%B0%E5%A2%83%E9%83%A8%E5%85%89%E9%9B%BB%E7%92%B0%E8%A9%95%E6%96%B0%E8%A6%8F-%E7%92%B0%E5%9C%98%E6%86%82%E7%AE%A1%E4%B8%8D%E5%88%B0%E6%BC%81%E9%9B%BB%E5%85%B1%E7%94%9F-201000452.html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