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重擊陸太陽能 台灣得救會是全村的希望?
2025-05-022025/05/02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美國嚴打中國大陸「洗產地」,對東南亞太陽能祭出最高3,521%關稅,台廠可望迎來轉單。
美國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對東南亞四國課重稅,最高稅率達3,521%,由於大陸太陽能廠多年來透過東南亞製造「洗產地」,規避美國對大陸太陽能出口重稅,並持續殺價搶市,此次川普對東南亞四國祭出重稅,為全球太陽能產業投下一枚震撼彈,更讓台系太陽能廠看見重返國際舞台的契機,不少業者認為,這將是台廠「千載一遇」的機會,勢必要好好把握。
過去中國大陸太陽能廠為了將產品輸美,並規避反傾銷稅率,因此都會透過在東南亞的工廠進行「洗產地」,藉此將產品出貨到美國市場,如今在川普重稅制裁下,包括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地,將來要出口到美國恐是難上加難,而這正好也給台廠打開一扇前往美國的大門。
川普關稅戰對太陽能業影響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美國去年從這東南亞四國進口約129億美元的太陽能設備,占此類進口總額的77%,若未來確定完全禁止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產品輸美,此缺口勢必將影響美國再生能源建設,而台廠有望扮演關鍵角色,並取而代之。
針對美國政府祭出高關稅鐵腕重擊陸系太陽能廠,包括元晶、聯合再生等台灣太陽能業者均認為,東南亞四國的稅率超出原先市場預期,對台廠而言,確實是「千載一遇」的難得契機,台廠只要好好把握,重返國際舞台指日可待。
據悉,美國去年太陽能發電安裝量高達50GW(10億瓦),是中國大陸之後,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在本次終判出爐之前,東南亞四國一直是美國太陽能模組的主要來源,如今東南亞四國將無法再出貨到美國,對台廠確實是一大利多,後續轉單效益值得期待。
不過,也有國內業者憂心,即使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祭出高關稅,但還有印尼、寮國等地存在洗產地的疑慮;同時,東南亞四國若無法將產品輸美,很可能會直接對台灣市場傾銷,屆時本土太陽能業者勢必會遭到這些進口模組排擠,內需市場將遭受挑戰。
業界人士認為,這些來自東南亞傾銷的進口模組,未來很可能都沒有售後保固,甚至品質優劣不一,若國內光電案場採用的話,將來模組出問題也找不到人解決,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國家安全,建議台灣政府應效法美國,對來自洗產地的模組嚴加把關或課以重稅,一方面既能保護本土太陽能產業,另一方面也能確保國安問題無虞。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71/871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