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報告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 6年需翻倍
2025-09-30- 09.30 工商時報黃有容
- 維持2030年30%的目標,規劃地熱成長逾百倍
經濟部「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的20%、2030年的30%目標,不過,該報告規劃顯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6年達到翻倍成長才能達標,其中,地熱更規劃了高達100倍以上的成長預估。
根據報告,太陽光電規劃從2024年的14.3GW,在2030年達到31.2GW,如果以「每年增2GW」的目標來看,6年應合理增加12GW,應為26.3GW,而報告所定的31.2GW已超出此目標。
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表示,經濟部已規劃新的屋頂型光電推廣方案,擬將盤點公有建物屋頂,檢討是否還有更多設置空間;同時,擬以提供獎勵金和行政補助方式,希望縣市政府加強推廣屋頂型光電,目前正在案報行政院程序。
地熱作為政府下一個重點再生能源類別,2024年已開發裝置容量7.49MW,未來目標在2030年達到1.2GW,需達到超過100倍的成長。
李君禮表示,不管原來的2026年20%,或2030年30%的目標,都「從來就不輕鬆」,如果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不只對台灣、對世界各國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非常具有挑戰性,但是經濟部仍一直很努力到達目標。
台灣畢竟土地面積狹小,目前光電或離岸風電是推行主力,但是如果長期來看,到2050年需要達到淨零碳排,不可能只單靠這兩個能源就能達到,經濟部認為,台灣下一個希望可能就是地熱。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所以應該要積極開發地熱,李君禮表示,這幾年經濟部亦有新的措施,首先,經濟部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中訂定地熱專章,所有再生能源種類中,目前只有地熱有專章。第二,在具體行動方面,未來要開發起來,需要和過去有不一樣的作法,因此經濟部有三個面向來處理。
其一,是配合地礦中心做地質調查,先選定十個地熱潛能豐富的地方,如果是屬於國有地,未來將計劃開放,以招標方式讓外界參與;其二,屬於縣市政府公有地部分,也會補助縣市政府來辦理地熱相關招標;另外,私有地方面,也開始接受民間自發性的申請,都是為了希望能夠加大力度來開放地熱發電。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930700116-43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