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廠商設「表後儲能」 每Mwh補助500萬元
2025-10-03[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近年電力韌性頻繁受到重視,經濟部為了鼓勵廠商設置「表後儲能」(Behind-the-Meter Energy Storage, BTM),今(2)日表示將要推動表後儲能補助要點,第一年編列15億元預算,只要廠商每設置1毫瓦小時(MWh)的表後儲能就補助500萬元,只要辦法年底前通過就開放業者提前登記,預計等到明年預算通過就會正式上路。
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說明,表前儲能(Front-of-the-Meter Energy Storage,FTM)已發展到一定程度,表後儲能就是廠商可以設置儲能設置跟自身發電機、不斷電系統(UPS)做混合使用,當電力出現緊急狀況,就可以啟動自身儲能設備,確保廠區內電力部會出現電壓、頻率不穩情況,可以作為電力系統緩衝。
他說明,能源署為了鼓勵廠商設置提出補助要點,目前規劃每MWh補助500萬元,但必須要使用國產電芯,經濟部能源署預計年底前訂定作業要點,只要訂定完成就可以開放收件,明年預算編列15億元,相當於可以補助300MW。
業者設置表後儲能也可投入台電需量競價,多一份收益,亦有助於台電電力供需平衡;現今國際電業在規劃新增供電時,也都會先從民間節能、需量反應開始思考,最後才投資新電廠,換言之,表後儲能亦可減輕國家投資。
對於鼓勵哪些廠商投入,他表示,優先鎖定對象為科學園區、產業園區等用電大戶,主因是比較有空間去設置,而這些用電大戶也可以用台電「批次生產時間電價」、其尖離峰價差達6到7元,再搭配補助。
對於國內哪些廠商有投入國產電芯?他點名,像是台泥、有量科技、台塑及鴻海等都有投入,預估以目前產能應該可以滿足國內需求。
能源署補充,每案上限為上限10MWh,也就是補助5000萬元,而計畫將推動4年,2026年、2027年各編列15億元;2028年、2029年各編列10億元,合計4年編列50億元。
另外,消防署將在10月中下旬提出消防規範,包括設置防火牆搭配自動灑水系統或通過延燒測試,與住宅、建築物、停車場、公共道路之安全距離可縮減為3公尺;設置於工廠廠區戶外時,不得設置於通路、避難通路與車道,並距基地界線及建築物外牆距離3公尺,設置防火牆可縮短為1公尺。
https://news.pchome.com.tw/finance/nownews/20251002/index-75940504476944207003.html